自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136 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后,光伏下游锚定 5 月 31 日的政策节点,掀起了久违的“ 抢装潮”,需求短期激增,也让上游制造端价格随之上涨。
但好景不长,4 月下旬,部分厂家就开始调低产品价格,抢在窗口期结束前出货,行业似乎又回到了“ 降价螺旋” 之中。如今,“531” 已正式落幕,产业链价格更是加速下滑,几乎全部主流产品都跌到了年初价格以下,也让行业对未来愈发担忧。
硅料:市场激烈博弈,“ 小单” 价格大跌
硅料方面,根据新能源研究机构 InfoLink Consulting 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 5 月末,此前价格一直较为稳定的致密料迅速走弱,交易均价单月下跌 10%,降至 36 元/kg,较去年末今年初水平跌去 7.7%,与去年同期相比低 11.1%,相较去年初水平已下降 44.6%。
此前,硅料环节供需、价格受“ 抢装潮” 影响较小,尤其致密料环节,此前 10 个多月的交易均价都在 39 元/kg 到 40 元/kg 之间徘徊,月波动幅度不超过 3%,市场也多认为其稳价压力相对其他环节较小,但 5 月却出现意料外的大跌。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的观察,需求、价格率先走低的制造端下游企业不断加强对原料成本的控制,导致硅料预期采购价格一降再降。经过一段时间的僵持后,产线灵活度较低、库存量较大的硅料环节显现月度累库等问题,随着具有价格优势的库存产品基本出清,部分厂家不得不让价成交,在整体采购节奏放缓,买卖双方均因观望情绪导致大单交易稀缺的情况下,一些落定“ 小单” 的低价也就成为了市场交易的均价。
此外,颗粒硅方面,4 月下旬价格就已趋弱,5 月交易均价又下跌了 4.17%,将至 34.5 元/kg,与年内高点相比跌幅超过 9%,较去年末今年初水平低 4.2%,相比去年同期低 6.8%,对比去年初降幅达到 41.5%。
总的来看,硅料环节 5 月行情疲弱,市场博弈仍无明确结果,及至 7 月的需求也都不明朗,未来价格走势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硅料分会认为,大宗成交还需关注大型厂家的后续博弈,而近期部分硅料厂再度进入停产或检修状态,也反映出了在极端市场行情下企业的避险行为。该机构预测,在供应端继续减产的情况下,硅料后续价格下调空间有限。
硅片:价格全线走低,再次跌破现金成本线
硅片方面,根据 InfoLink 的最新统计数据,N 型 182-183.75mm 尺寸硅片再次跌破 1 元线,截至 5 月底交易均价为 0.95 元/片,单月跌幅高达 14%,年内价格也由涨转跌,较去年末今年初水平低 9.5%,与去年同期相比低 13.6%,相较去年初水平降幅高达 54.8%。
前期涨势最猛的 182*210mm 尺寸 N 型硅片目前交易均价 1.1 元/片,单月下跌 6.8%,年内价格同样由涨转跌,跌幅 1.8%,较去年同期价格低 24.1%。
N 型 210mm 硅片目前交易均价 1.3 元/片,单月跌幅为 5.8%,较去年末今年初水平低 7.1%,相比 2024 年初大幅下降了 59.4%,在所有主流产品中跌幅最大。
今年一季度,供需情况的改善、“ 抢装潮” 的出现对硅片价格刺激作用明显,但“531” 落幕时刻,终端需求迅速走弱,再加之涨价阶段重新抬头的产能和库存,让该环节供需再次出现不平衡问题,价格也加速下行,5 月全线失守年初价格,也再次跌破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线。此前连续 5 个季度业绩高度承压的硅片厂商,未来的日子可能会愈发困难。
好消息是,大部分厂商迅速调低了开工率,5 月整体产量已环比减少 2%,供给端仍存改善预期。而且,包括龙头在内,不少企业都有强烈的挺价意愿,也加强了与电池环节的博弈。此外,市场高度关注三季度光伏装机旺季的表现,期待需求端能够得到有力支撑,带动价格重回上行趋势。
电池片:减产不及预期,价格持续走低
5 月起,InfoLink 全面取消了 PERC 电池、组件的价格统计,显示出 N 型新产品全面占据市场的现状。
在电池片方面,截至 5 月末,N 型 182-183.75mm 电池片交易均价单月下跌 7.4%,跌至 0.25 元/W,年内下降 10.7%,与去年同期相比低 16.7%,相较 2024 年初降幅达到 46.8%。
N 型 182*210mm 尺寸的 TOPCon 电池交易均价为 0.265 元/W,单月下跌 3.6%,降至去年末今年初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低 24.3%。
N 型 210mm TOPCon 电池片交易均价为 0.27 元/W,单月下跌 5.3%,年内价格由平转跌,较去年末今年初水平低 5.3%。
此前业内就已预计“ 抢装” 阶段急涨的电池片价格会遭遇“ 报复性” 下跌。实际上,各主流电池产品的价格高点基本都出现在 4 月中上旬,此后就进入下行通道,5 月也持续走低。
而且,在减产方面,不少电池厂商似乎有些“ 贪心”,在价格已走弱、“ 抢装” 眼看划上句号的情况下,仍存较强的观望心态,并谋求适当价格的出货机会,但从市场行情来看,这种期待多数会落空,也进一步加剧了供需不平衡问题。
在持续下跌后,电池片价格已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后续仍可能继续下探。而作为中间环节,电池片供需失衡、价格疲弱等问题也会影响到硅片、组件的市场表现。
组件:价格创下历史新低,市场走势或将分化
最受市场瞩目的组件环节,根据 InfoLink 的统计,截至 5 月末 TOPCon 组件交易均价为 0.68 元/W,单月降幅 2.9%,年内价格下降 4.2%,较去年同期水平低 22.7%,与去年初相比降幅达到 32%。
HJT 组件方面,交易均价单月下降 1.2%,降至 0.84 元/W,年内价格下降了 3.5%,较去年同期水平低 23.6%,与去年初相比降幅为 31.7%。
作为终端产品,组件在弱周期中存在明显的“ 易跌难涨” 特点,今年 2 月下旬至 4 月初,在“ 抢装潮” 刺激下,该环节难得迎来了持续涨价行情。但在“531” 节点前的一个多月,不少厂家就开始低价抢出货窗口,“ 降价潮” 以更猛烈的态势到来,及至 5 月,TOPCon 组件价格创下了 0.68 元/W 的历史新低,比去年末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CPIA) 发布的成本价还要低 1.7%。
在难以接受的亏损状态再次出现时,组件厂商的策略与态度也出现了分化,部分企业继续低价策略,一些一线厂商的 TOPCon 新单底价低至 0.65-0.66 元/W 的水平,不少二、三线厂商更是在 5 月底预售降价以达到清库目的。不过,根据数字新能源 DNE 的调研,在前期减产效应作用下,一些手握热门产品型号的企业看到了相关产品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趋势,不少龙头已经计划在 6 月调涨报价。
但多数机构认为,考虑到 6-8 月需求趋弱的预期,再加之部分“ 海退产品” 抛售的压力,即使 6 月中上旬组件价格能够企稳,SNEC 展会后大概率仍将重新进入下行通道。
受益于“531 抢装”,不少光伏企业在今年 2 月至 4 月“ 赚了一波”,但从一季度财报也能看出,虽然业绩有所回暖,但整个制造端仍有过半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不少龙头企业的同比亏幅仍在扩大,这也充分显示出,短期的市场波动难以扭转大趋势。未来,除了继续控产优化供需外,新能源市场改革的落地也将成为市场重要变量。此前,山东省已发布全国首个“136 号文” 过渡期文件,明确了 6 月 1 日起的新能源电价结算方式,5 月末,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又印发了 《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各地如何执行相关政策,市场将给出何种反馈,将成为评估光伏行业中长期走势的重要参考。(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