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6 月 8 日讯 (记者 闫军)行情决定了热度,2025 年私募证券行业迎来新一轮产品备案热潮。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私募行业年内累计备案私募证券产品达 4361 只,较去年同期实现 45.03% 的显著增长。其中,5 月单月备案产品数量达到 870 只,同比增幅高达 77.19%,私募证券行业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其中,量化策略产品在新备案产品中占比高达四成之多,尤其是头部量化私募新发积极,百亿量化私募黑翼资产年内备案产品 87 只居首,其次是百亿量化私募宽德私募备案产品 79 只紧随其后。
另外,备案数量不少于 30 只的百亿量化私募还包括北京正定私募、量派投资、明汯投资、世纪前沿、博润银泰投资、茂源量化和鸣石基金。
私募备案同比激增 45%,背后四大因素推动
今年前 5 月,私募发行空前活跃,整个前 5 月来看,同比实现了 45% 的显著增长。
从单月来看,每个月新发同比均有增加。其中,3 月私募备案数量超过千只,增幅高达近 9 成;4 月发行热情依然延续,单月备案数量最高,达 1170 只。到了 5 月,私募备案数量虽有下降,单月备案产品数量达到 870 只,同比同样有近 8 成的增长。
从策略分布来看,股票策略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备案的私募证券产品中,股票策略产品达 2749 只,占比高达 63.04%,凸显其作为核心配置资产的市场地位。多资产策略和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分列第二、三位,备案数量分别为 646 只和 510 只,各占总量的 14.81% 和 11.69%,显示出投资者对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
相比之下,组合基金和债券策略的市场热度相对较低,年内备案数量均未突破 200 只,两者合计占比不足 10%。
发行热度为何如此之高?融智投资 FOF 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2025 年私募证券行业迎来新一轮产品备案热潮,其背后主要受以下四重因素驱动:
首先,A 股市场企稳回升,在科技创新政策利好及产业升级预期的带动下,人工智能、新能源、半导体等核心赛道表现活跃,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投资者情绪持续回暖。
其次,监管环境持续优化,随着私募行业合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透明度提高,运作规范性增强,为市场参与方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三是,私募证券产品业绩表现亮眼,尤其是量化产品超额收益能力凸显,吸引了更多资金关注和配置需求。
四是,产品创新与策略多元化趋势明显,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灵活的投资选择,进一步推动了投资者配置需求的增长。
量化产品发行备受青睐,百亿大厂 「吸金」
在新产品备案上,量化机构表现抢眼。
今年以来量化私募产品备案总数达 1930 只,占全市场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总量的 44.26%,量化产品发行主要集中在股票策略,这与行业保持了一致。
从细分方向来看,当前量化私募产品呈现明显的策略集中化特征,指数增强 (股票量化多头) 和量化 CTA 构成量化产品的主要发展方向。
备案产品数量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数据显示,指数增强策略 (股票量化多头),年内备案产品 850 只,占到备案股票量化产品总量的 63.48%。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中的量化产品主要来自于量化 CTA 策略,年内备案产品 285 只,占到备案期货及衍生品策略量化产品总量的 95.32%。
今年以来备案产品数量居前的多数为大规模量化私募,66 家备案产品数量不少于 10 只的私募机构中,大规模私募占到 40 家,其中量化私募占到 31 家。百亿量化私募黑翼资产年内备案产品 87 只居首,其次是百亿量化私募宽德私募备案产品 79 只紧随其后。
另外,备案数量不少于 30 只的百亿量化私募还包括北京正定私募、量派投资、明汯投资、世纪前沿、博润银泰投资、茂源量化和鸣石基金。
券商渠道发力私募代销
有业内观察人士指出,并不是所有量化大厂都在扩张,比如幻方、九坤投资在营销和规模扩张上相对佛系,而 「强品牌+强机构代销」 加持在头部量化新产品发行中作用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在监管对产品推介管理趋严、券商经纪业务佣金下滑等内外原因之下,头部券商在今年的量化私募发行中比银行渠道更为强势。
以新发最多的黑翼资产为例,某头部股份制银行今年才将其上架,反观券商,国泰海通、中信建投、中信证券、申万宏源、华泰证券等多家券商托管并主销其新发产品。截至最新,券商托管私募已经达到万亿规模,券商天然的交易属性与量化私募关联度更紧密。
此外,量化私募产品备案在自身策略优势的基础上,还积极参与创新产品,以中证 A500 指数为例,近 30 家量化私募布局了中证 A500 指增类产品,国泰海通、招商证券、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助力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