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1 日 下午 1:45

星级酒店 「摆摊」 以 「接地气」 释放消费活力

新华财经上海 7 月 11 日电 麻辣鸭头 6 元一个,小龙虾 38 元一斤,烤鸭 35 元半只……近日,郑州一家五星级酒店摆摊零售引发关注。

层出不穷的新体验、新场景,在增添城市烟火气息的同时,也为餐饮市场带来了新增长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 5 月,全国餐饮收入 4578 亿元,同比增长 5.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1374 亿元,同比增长 4.8%。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暑期的到来,「夜经济」「外摆经营」 将给餐饮消费等服务性消费注入更多新动力。

星级酒店摆摊 消费者点赞 「接地气」

7 月 8 日下午 4 点半,在郑州永和铂爵国际酒店 (五星级) 门前的空地上已经排起 20 多米的长队,酒店员工穿梭其间,给排队的市民发放降暑冰棍。

下午 5 点,摊位提前半小时开张。记者在现场看到,摊位上熟食、凉菜、馒头、麻辣小龙虾等各类食品一应俱全,明码标价。除鸭头、猪蹄等小吃外,酒店还把广式烧肉、梅菜扣肉、经典拿破仑酥、燕麦山药慕斯等酒店特色菜品搬上了摊位。

「花几十元就能尝到五星级酒店厨师的手艺,挺划算的。」 一名排队的市民表示。

这样的场景持续火热。7 月 9 日,这一摊位创造了单日营收超 8 万元的新纪录。不过,该酒店总经理雷玉明态度冷静:「还没有核算实际盈利情况,先干好当下的事,一切都交给市场和时间。」

「五星级酒店没有高高在上,面子不值钱,效益是关键。」 谈及外摆的初衷,雷玉明坦言,由于传统住宿和高端餐饮业务不达预期,酒店必须拓展新业务增收,「现在天气炎热,大排档和摊点人气火爆,我们便思考,五星级酒店能否进行这样的尝试」。

雷玉明介绍,五星级酒店外摆,既要接地气,也要保持五星级的水准和市场差异化定位,目前外摆菜品均为现做,厨房还要兼顾客房、中餐、西餐和宴会厅的需求,「现在酒店全员都投入其中,加班加点」。

河南酒店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与普通地摊相比,五星级酒店的外摆具备品牌和品质优势。消费者以相对实惠的价格享受酒店级别的卫生标准和烹饪技术,而酒店则通过摊位的低成本、高流量实现增收,形成双赢。

星级品质 「破圈」 满足多样消费需求

郑州五星级酒店摆摊并非个例。最近,从河北石家庄到湖北武汉,从浙江杭州到广东湛江,星级酒店摆摊的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星级酒店 「脱长衫,换围裙」,主动拥抱行业变局。

最近,一到饭点,武汉丹枫白露酒店门前的外卖摊位前就排起了队。「单点一份盖饭 18 元,加青菜 3 元一份,再送一杯酸梅汤。」7 月 8 日中午,在酒店门前的白色帐篷前,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菜品,摊位桌上还铺着整洁的白色桌布。

「星级酒店的服务品质不会因为售卖形式更亲民而降低。」 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年 4 月起,酒店在每天早中晚餐时段定时出摊。早上主要提供卤蛋、粥和汉堡三明治,中午供应盒装凉菜、便当盒饭,晚上则以轻食为主。

「现在是尝试以星级酒店的拳头产品去做小份外卖,以食材新鲜采购、厨师现做现炒为特色,方便周边居民和上班族。」 武汉丹枫白露酒店市场传讯经理张玲表示,几年前酒店也曾尝试摆摊,当时主要是为了引流。今年则更多是适应市场变化,改变固有营业模式,「客人不愿走进酒店,酒店就要主动走出去」。

星级酒店主动破圈,以高品质满足多样消费需求,不仅展现了餐饮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也为提振服务消费带来了更多支撑。数据显示,今年 1 至 5 月,全国餐饮收入 2.28 万亿元,同比上升 5.0%;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 6583 亿元,同比增长 4.5%。全国餐饮收入增幅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持平。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大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餐饮业,将是下半年服务消费的重要领域。据统计,2024 年,全国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11.4%。今年以来,体育赛事、夜经济、外摆经营等新场景不断涌现,餐饮消费市场将迎来更多增量空间。

创新模式 打开消费增长新空间

星级酒店摆摊,看似 「降维」 的背后,反映出企业顺应市场变化、积极求变的特征。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的持续助力,或将有更多创新经营模式涌现。

雷玉明透露,下一步酒店计划搭建固定就餐区,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产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我们要让 『五星级的地摊』 成为一种常态」。

最近,武汉紫阳湖宾馆也加入摆摊行列,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不定期推出门前特色摊点,每次推出 13 个品种,以卤菜、面食等武汉家常菜为主,通过这种方式来拓宽销售渠道。在广东湛江,多家酒店来到社区摆摊,以亲民价售卖招牌菜,以走量来拉升整体营业额,实现薄利多销。

「当 『面子』 让位于 『效益』,创新的经营模式正在为传统酒店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也反映出当前消费市场的特点,当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时,企业须以更灵活的方式适应变化。」 一名券商人士分析称,未来,高端酒店或将进一步探索 「下沉市场」,以更灵活的方式适应消费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更快调整策略,谁就能抢占先机。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