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 7 月 10 日电 要素资源顺畅流动、高效配置,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要求 「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明确提出 「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记者近期调研了解到,当前各地以更大力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在畅通要素流动的过程中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与潜力。
统一制度规则加速破壁清障
对黄明欣来说,白天在香港大学做科研、教学,晚上和周末在香港、深圳两地创业,已成为日常。从港大到深圳公司只要一小时,他对记者直呼 「太方便了」。
既是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也是大乙半导体材料 (深圳) 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明欣去年 9 月入驻前海梦工场,「在香港做基础研究、在前海做应用研究、在宝安做生产制造」,企业技术落地不断取得新进展。
黄明欣的故事是深圳前海便利人才流动的生动写照。在全国率先落地港澳居民免办就业证,采取趋同香港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实施 26 类港澳专业人士的执业规则改革……如今在前海工作生活的港人已超 1.2 万人,为集聚高质量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相隔 1000 余公里的重庆,一系列推动人才进乡村、回乡村的改革,为当地乡村发展带来新气象:2024 年,645 位乡村人才获评高级职称,打破基层人才晋升 「天花板」;新增引育人才 6 万余名,缓解乡村公共服务、工程技术等领域人才紧缺……越来越多青年、能人选择回乡发展。
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是要素资源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要素的内涵不断丰富。然而,相比商品市场,我国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亟待补齐的短板。
「要素自由流动,即各类要素依靠价格、竞争等市场机制自由流转,从而促进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其中,制度规则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础。」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说。
把制度规则 「立起来」,才能更好破壁清障,打通要素流动 「血脉」。
围绕打造统一的要素市场,一批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试点探索逐步破解农村土地 「沉睡」 难题,在盘活土地资源、推动城乡土地 「同权同价」 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稳妥有序放开放宽城市落户政策,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加速畅通;新三板与区域股权市场对接机制落地,打通中小企业资本市场全生命周期发展路径;数据跨区域、跨境流动更加有序,生态培育成效初显……
一枚小鸡蛋如何闯出大市场?
走进深耕蛋品全产业链的乘乘集团,记者看到 AI 商机撮合平台上,跳动着鸡蛋价格、养殖户、交易员、采购商等实时信息。数据驱动下,「土鸡蛋」 的交易变得更加 「新潮」。
「通过统一的交易规则与蛋品标准,我们打破以往鸡蛋交易 『一地一价』 的模式,解决了蛋品养殖户和用蛋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 乘乘集团首席信息官刘冬青说,「这好比给鸡蛋装了 『相亲软件』,商机撮合效率提高了 10 倍以上。」
一组数据折射出我国要素市场建设的积极进展:2024 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 1600 亿元,同比增长 30% 以上;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 11.2%;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 9%;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碳排放配额年成交额创新高……
将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地搭平台、建通道、强链接,促进各类要素跨区域高效流动、精准对接,正不断激发发展新活力。
坚定推进改革让市场更有效
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
「核心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说,特别是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健全要素市场化交易平台等。
走进山西电力交易大厅,记者看到屏幕上实时显示火电出力量、风光发电量等数据。现货市场每 15 分钟一个电价,最低为零电价,最高每度电 1.5 元。
「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将全部电量纳入竞争机制,发挥价格 『指挥棒』 的作用。同时还安排了新能源企业优先出清,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山西省能源局电力处副处长常伟说。
由于各地电力市场发展程度不同、电价政策存在差异,跨省交易协调难度较大。电力交易平台不仅让电价更市场化,也为清洁能源跨省消纳提供稳定渠道。
记者了解到,2025 年 4 月 9 日,山西风电和光伏发电大增,新能源出力飙升至用电负荷的 88.3%,午间电力现货价格降至零电价。通过省间电力市场交易,最终增加新能源消纳 425.7 万千瓦时。
相比传统要素,数字、技术等新型要素面临确权分类、安全评估、场景应用等新课题。如何确保要素 「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一系列探索在各地展开。
在中科光智 (重庆) 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给记者分享了年初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金融 「活水」 的经历。「我们是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缺乏重资产作抵押,但这次,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不到 1 个工作日就完成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 企业负责人说,「我们因此获得 500 万元融资金额,解了燃眉之急。」
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徐晓帆说,为破解知识产权市场交易 「价值评估难」「风险处置难」 等问题,运营中心研发出一套 「专利价值评估系统」,可通过 「法律+技术+经济」 等多角度进行大数据模型评估筛选,让知识产权不再束之高阁。
当前,聚焦更加公平有序的竞争,一系列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蹄疾步稳——
京津冀三地技术市场强化协同联动,科技成果转化跑出 「加速度」;长三角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跨区域共享;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沪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金融合作举措持续优化;川渝共建成渝一体化数字资源枢纽底座,推动两地政务服务合作共享、数字设施互联互通……
刘向东说,加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针对不同要素的特点差异化推进,以进一步降低制度性成本,提升要素流动效率。
构建良好生态打造 「乘数效应」
良好的生态,对要素有序畅通流动至关重要。通过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形成完整产业链,不断优化市场环境,才能加速要素价值的释放。
作为全国数据交易领域的 「探路者」,深圳数据交易所成立三年多来,交易规模复合增长率超 50%,如今正朝着构建更完善的数据流动生态系统努力——
打造数据要素全生态产业园,把数据要素上下游企业聚拢在深数所周边,促进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创立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打通数据交易服务 「最后一公里」,为企业提供供需撮合、数据资产化等全方位服务……
记者调研了解到,江西的一家企业,在深数所赣州数据要素服务工作站帮助下,不仅开发出一套工业数据产品,在上市后兑现了数据价值,还完成数据资产入表,获得银行 2500 万元的授信融资。「只有构建起贯穿数据流通、产业赋能与跨境协同的完整价值链,才能将庞杂的数据资源最大限度转化为生产力。」 深数所总经理古亮说。
打造统一的要素市场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构筑从 「要素流通」 到 「价值共生」 的生态系统,加强行业、部门、地域协同,才能实现要素流动、促进发展的 「乘数效应」。
6 月 24 日,2025 年度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杭州举行。会上,重大科创平台联盟、企业出海服务联盟、低空经济协同创新联盟揭牌亮相。
「联盟建设旨在不断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的科创生态,在具体项目、具体平台和具体领域中为企业更好服务。」 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联席办副主任贾占锋说,将通过整合跨区域科研力量、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优化 G60 科创走廊协同创新的生态圈。
联通国内国外两个大市场,有利于商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形成对全球先进资源要素的强大引力场。
各地正在加快行动:多地数据交易所扩大海外 「朋友圈」,引入来自境外市场的跨境数据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断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加快与国际规则接轨;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制度型开放打通要素跨境流动堵点……
7 月 1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新的部署,明确要 「统一要素资源市场」。
立破并举,协同推进,加快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将进一步推动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能,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 「血盈气畅」。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