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 7 月 12 日电 多晶硅期货已经连续三周收涨,累计涨幅达 28%。现货市场上,多晶硅现货价格明显回升,硅片厂商纷纷提价。光伏行业为何会迎来如此涨势?
7 月 11 日,协鑫科技助理副总裁宋昊对记者表示,政策自上而下 「反内卷」 叠加硅料行业并购重组力争今年完成的预期,拉动了嗅觉灵敏的资金抢先而入。目前,包括协鑫科技在内的硅料企业正筹划一个类似 OPEC 的行业组织,承接无法退出的硅料产能及其负债,引导产能淘汰,并使用提高硅料价格带来的利润清偿负债。目前业内正在谈判阶段,力争今年内完成全部机构设立及并购重组工作。硅料的上涨往往引起光伏行业四大环节 (硅料、硅片、电池、组件) 全线价格上涨,光伏行业利润有望整体修复。
硅料价格强势上涨 期货指数周内上涨 17%
回顾过去两年,光伏四大产业环节 (硅料、硅片、电池、组件) 的低价竞争愈演愈烈,其中硅料环节尤甚。
然而,近期硅料价格出现明显抬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简称 「硅业分会」)7 月 9 日发布多晶硅周评,本周多晶硅 n 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 3.40—3.80 万元/吨,成交均价 3.71 万元/吨,环比上涨 6.92%。n 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 3.40—3.70 万元/吨,成交均价 3.56 万元/吨,环比上涨 6.27%。
硅业分会介绍,本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报价区间提升至 4.5—5.0 万元/吨。本周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 25%—35%,但新订单成交量有限。此次提价主要是由于多晶硅企业超一年以上亏损运营,为清库存导致价格已远低于综合成本,为符合 「不低于成本销售」 的价格法规要求,硅料企业一次性提价至综合成本线之上。
硅业分会评论,在下游各环节市场价格尚未企稳的情况下,硅片企业短期内仍持观望态度,暂未大规模接受涨价,因此本周硅料新单成交清淡。值得注意的是,本周虽新增订单较少,但受涨价预期驱动,前期已签订单执行力度有所增强,下游催单意愿强烈,与前期频繁毁单形成鲜明对比。可见,硅料市场已呈现触底企稳的态势。
此后,硅业分会又在 7 月 10 日发布单晶硅周评,表示硅料涨价推动下,硅片价格有望上行。
拉长时间来看,南华多晶硅期货指数本周涨幅达 17.07%,月内涨幅达 27.55%。
南华多晶硅期货指数本周涨幅达 17.07%,月内涨幅达 27.55%。来源:Choice
究竟是什么引发了硅料的涨势?
回顾过去两年,光伏行业曾为 「保价」 作出不少呼吁和自律行动。但行业陷入 「囚徒困境」,部分企业背叛自律公约为自己扩产获利。
如今,政策+并购的力量正在从外部打破这一困局,重塑激励机制。「硅料界 OPEC」 有望统一协调产能,修复硅料价格,清偿债务,化解投资风险,并为 「背叛」 设立监督机制。光伏行业的利润修复有望以此开始。
政策 「反内卷」 大背景下 「硅料界 OPEC」 有望年内成立
「硅料业内并购重组的方案已获得相关部门支持。此外,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一系列的行动措施,让我感受到了对光伏 『反内卷』 的重视,以及行动的坚决。」 宋昊表示。
宋昊介绍,目前这一并购重组计划正在规划和谈判阶段。这一计划旨在最终形成一个类似 OPEC 的结构,各硅料企业将出资成立一家基金或资管机构。该机构将引导产能淘汰,并通过调节价格获得利润,用利润清偿这些产能的债务、化解投资风险。
他表示,光伏产业需求可预测性强,通过调节供给,就可以调节价格。提价之所以能够被下游接受,是因为去年起硅料已因价格过低而失去了需求价格弹性,即降价不会增加需求、提价不会减少需求。因此在不影响下游需求的情况下,硅料价格存在上涨空间。
根据规划,前述机构制定的硅料价格将取决于企业成本及债务规模,同时保持中国硅料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那么,这一组织如何避免垄断之嫌?宋昊分析,其目标不是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获取超额收益,是一个自救行为;另外,在充分保障客户权益情况下,形成的就不是垄断结果;该组织因债权债务结构的存在而存续,随着债务清偿而瓦解。
在光伏四大环节均存在涨价预期的情况下,身处最上游的硅料环节涨价,有望向下游传导。「下游正在观望硅料环节的并购重组能否做成。若能够做成,便为全行业提供了参考样本。」 宋昊称。
从中央政策到行业定价机制,外部力量正打破光伏行业的困局。光伏这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 「金名片」,有望重回健康发展。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