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4 日 上午 5:02

哈富证券也入围,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格局初现,谁在牌桌上?香港打造虚拟资产中心加速

财联社 7 月 13 日讯 (特约记者 詹思怡)东方财富旗下哈富证券最新也公告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无疑让本不寂静的湖水再起波澜。

东方财富日前在互动平台表示,旗下哈富证券持有第 1 类 (证券交易)、第 4 类 (就证券提供意见)、第 7 类 (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 和第 9 类 (提供资产管理) 业务牌照。哈富证券已于 2024 年 6 月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可透过综合账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国泰君安国际则于 6 月 24 日获得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全牌照。此次变更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并同步涵盖提供交易咨询意见、发行及分销虚拟资产产品等权限。无论是从证券业还是二级市场都对此有热烈回响,股价也创出近十年来新高。

此后再有多家券商再对此表态,中资券商获得全牌照,标志着其正式进军这一新兴且潜力巨大的市场,有望在新的赛道上分得一杯羹,背后也预示着一场激烈的 「行业竞赛」 正在悄然酝酿。

市场对此反映剧烈背后,在于虚拟资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尽管充满争议,但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在的高额利润吸引着众多金融机构。据 CoinMarketCap 数据, 截至 2025 年 6 月 27 日, 全球加密货币现货市场总市值达 3.26 万亿美元,比特币等主流虚拟货币的价格波动频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

香港打造虚拟资产中心加速

香港一直以打造 「虚拟资产中心」 为目标,在虚拟资产监管与发展方面稳步推进:

2022 年 10 月,《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 的发布明确了积极布局的方向,彰显香港对虚拟资产领域的重视与前瞻性规划;

2023 年 6 月,香港证监会施行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规范化运营奠定基础,让市场参与者有章可循;

进入 2025 年,政策进一步细化与深化。2 月,香港证监会发布虚拟资产市场监管 「A-S-P-I-Re」 路线图,将虚拟资产市场的发展分为 A(准入)、S(保障)、P(产品)、1(基础设施) 和 Re(关系) 五大维度,以及 12 项具体措施,为虚拟资产市场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指引;

同年 5 月,《稳定币条例草案》 获立法会通过,8 月 1 日生效,将监管法币稳定币并引入发牌制度,是监管体系的重要补充,增强了市场稳定性。6 月,《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 发布,升级监管框架,重申打造香港为全球创新中心的目标,标志着香港虚拟资产的系统性布局与监管建构进入深化执行阶段。

从政策宣示到具体制度,香港已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完整体系,其构建的合规制度体系和相对独立的金融监管权,成为吸引全球虚拟资产机构落户的核心优势,为券商等金融机构涉足虚拟资产领域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牌照格局初现,谁已上牌桌?

根据中国香港现行政策,香港证监会虚拟资产相关牌照类型如下:1) 经营虚拟资产交易平台;2) 管理投资超过 10% 于虚拟资产的投资组合;3) 透过综合帐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4) 就虚拟资产提供意见;5) 作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介绍代理人。

其中,两类牌照关注度较高,其一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 (VATP),其二是 1 号牌升级,即升级为通过综合账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获得正式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的机构 (11 家)。目前,香港已有 11 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得 SFC 的正式批准,在港合规开展虚拟资产业务。

其中,有三家持牌机构均来自互联网券商背景:富途证券旗下全资子公司猎豹交易 (香港) 有限公司、老虎国际旗下全资子公司 YAX(HongKong)Limited 和新浪旗下互联网券商华盛资本投资的 Thousand Whales Technology(BVI)Limited 等互联网系平台在列。这些平台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客户基础,在虚拟资产交易领域先行一步,积累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图为 11 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来源香港证监会。

获批 1 号牌升级的机构 (42 家)。截至 2025 年 7 月 10 日,香港证监会官网显示,共有 42 家机构获批升级 「1 号牌」,支持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其中大多数为券商,包括胜利证券、老虎证券、富途证券、天风证券旗下天风国际、东方财富旗下哈富证券等。这意味着这些机构在合规框架下,能够为客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拓宽了业务边界。

升级 4 号牌的机构 (37 家) 和升级 9 号牌的资产管理机构 (40 家)。此外,日前还有 37 家机构获批升级了 4 号牌,即虚拟资产投资咨询——就数字资产提供专业建议,包括平安证券香港、中泰国际证券等;40 家资产管理机构获批升级了 9 号牌,即管虚拟资产管理——管理虚拟资产占比超 10% 的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7 月 11 日,东方财富在互动平台表示,其旗下哈富证券已获得香港证监会的批准,持有多个类别的业务牌照,包括第 1 类 (证券交易)、第 4 类 (就证券提供意见) 第 7 类 (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 和第 9 类 (提供资产管理)。

也不乏积极推进中的券商。招商证券国际、华泰证券国际表示目前正在推进虚拟资产交易等相关业务的流程。7 月 7 日,国金证券在互动平台表示,其香港子公司——国金证券 (香港) 有限公司也正在积极筹备申请虚拟资产相关交易牌照,并与国际及香港具有丰富经验的相关机构就该事项进行了多次接触。可见,众多券商对虚拟资产市场跃跃欲试,期待在这片新蓝海中抢占一席之地。

入局背后,窗口期还是伪风口?

政策驱动明显是本轮入局的大背景。近年来,香港在虚拟资产监管政策上不断松绑并完善。从 2022 年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发布 《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确立建设亚洲加密资产中心的战略目标,到 2023 年实施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再到 2025 年 2 月 SFC 发布监管路线图,政策逐步从探索走向明确。

监管明确、制度落地为券商入场提供了合规保障,鼓励合规发展的态度让券商看到了长期发展的可能性。同时,香港作为内地券商拓展数字业务的 「前哨站」,其政策优势能够让内地券商率先在香港市场试水虚拟资产业务,积累经验后再辐射内地市场。

业务转型压力推动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传统券商业务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佣金率持续下滑,盈利空间收窄。在这种情况下,券商急需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虚拟资产市场的兴起为其提供了机会。通过开展虚拟资产交易、资产管理等业务,券商能够丰富资产配置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行业竞争格局驱动是业界最关注的因素。金融科技公司如富途、老虎等在互联网证券领域已经取得先机,它们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业务模式,吸引了大量年轻客户群体。在虚拟资产领域,这些公司同样走在前列。传统券商若想在竞争中不落下风,弥补错失互联网证券红利的遗憾,就要积极布局虚拟资产市场。

然而,目前虚拟资产市场的监管和合规边界仍在探索中,实际运营能力和合规体系建设尚待检验。因此,「先拿牌再决定怎么做」 似乎成为许多券商的普遍策略,先抢占入场券,再根据市场发展和自身能力逐步完善业务布局。

牌照价值凸显,拿下牌照,意味着什么?

对券商而言,带来收入新源与市值想象空间。获得虚拟资产牌照,为券商开辟了全新的业务赛道。券商可以开展虚拟资产交易经纪业务,收取交易佣金,虚拟资产交易佣金通常显著高于传统股票经纪费率,有望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同时,券商能够参与虚拟资产相关产品的发行与分销,如发行虚拟资产 ETF、结构化产品等,拓展投行业务范围。通过提供虚拟资产管理服务,券商还能增加客户黏性,提升资产管理规模。从市值角度看,虚拟资产牌照的获取提升了券商的市值想象空间,市场对布局虚拟资产的券商给予了更高的估值预期。此外,客户方面,数字货币和香港平台更吸引年轻人、科技型和国际化客户,有助于券商优化客户结构。

对客户而言,是合规渠道叠加便携体验。客户将享受到更安全合规的交易渠道。以往虚拟资产交易市场乱象丛生,存在诸多欺诈和安全隐患。券商持牌入场后,在严格的监管下运营,有牌照的平台能够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和交易的合法性。

而且,客户可以通过券商平台实现一站式管理股票和虚拟资产,无需在多个平台间切换,提升了投资管理的便利性。例如,客户可以在同一账户内进行港股交易的同时,参与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资产交易,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

对行业生态而言,重视合规为本,优胜劣汰。虚拟资产从过去的 「灰色地带」 逐渐进入监管轨道,行业有望被重新定义。券商的加入为行业带来了传统金融的合规理念和风控体系,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但同时,券商在搭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引流获客、设立托管机制以及构建完善的风控体系等方面将面临巨大挑战。升级牌照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提升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平,将成为决定券商在虚拟资产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

虚拟资产牌照无疑是进入这个新兴市场的门槛,但同时也是一张充满机遇的门票。国泰君安国际获得全牌照只是一个开端,谁能在后续搭建起 「真正可持续的虚拟资产业务生态」 才是关键。目前,虚拟资产市场风险尚存,价格波动剧烈,监管态度也仍有调整的可能性,未来变数依然很多。这场围绕虚拟资产牌照展开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市场将持续关注各券商在虚拟资产领域的后续表现。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