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5 日 上午 10:24

降不降息?两位前美联储经济学家齐警告:鲍威尔将面临史诗级难题

财联社 7 月 14 日讯 (编辑 卞纯)今年以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日子并不算好过。不幸的是,其下半年的处境可能会更加艰难。

鲍威尔正面临着一组独特的经济现状:一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可能会提高消费者价格;另一方面,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显示出一些降温的迹象。

两位前美联储经济学家罗伯特·赫策尔与约瑟夫·加农指出,这种双重威胁给鲍威尔和美联储的政策制定带来了史诗级难题

美联储肩负着促进充分就业和维持物价稳定的双重使命,而这两项使命时而会发生冲突。美联储的主要政策工具是短期利率调控:当通胀过热时加息以抑制需求,当劳动力市场疲软时降息以刺激借贷与消费,从而刺激就业。

过去几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直保持在 4% 上方以遏制物价上涨。出乎多数预测者意料的是,美联储在未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随后该央行开始降息以实现软着陆。

然而,特朗普关税政策打乱了这一进程。

眼下,美联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指出,随着职位空缺减少、小企业报告销售放缓以及招聘意愿下降,就业市场似乎将进一步走软。

通常情况下,就业市场放缓不会伴随通胀上升的威胁,美联储可放心降息。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使经济形势复杂化。在关税可能会令通胀重燃的情况下,若美联储过早降息,可能等同于火上浇油。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联储前副理事加农,以及 1975-2018 年担任里士满联储研究员的赫策尔均指出,到目前为止,由于企业在 2024 年末至 2025 年初囤积库存,特朗普关税尚未明显传导至消费价格。但随着库存减少以及关税开始侵蚀利润,企业终将被迫涨价。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将不得不提高价格,」 赫策尔表示。「这种情况总是滞后发生的,因为没人愿意率先涨价并因此而失去业务。」

加农指出,若美联储过早行动,可能导致消费者通胀预期失控,从而形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通胀预期会直接推高实际通胀,因为当人们预期其他人将涨价时,自己会更快提价,如果工人认为会出现另一轮通胀,他们会更快地要求加薪。所以你必须阻止这种恶性循环的开始。」 加农表示。

赫策尔警告称,若美联储选择相反的做法,即加息压制通胀,同样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债券利率飙升或将触发 「金融恐慌」

「美联储陷入了两难,」 赫策尔表示。

加农表示,鲍威尔面临的困境在某种程度上是前所未有的,因为美联储上一次不得不面对提高关税是在上世纪 30 年代,当时 《斯姆特-霍利法案》 通过。但他指出,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当时经济仍在从大萧条中复苏,通胀压力并不令人担忧。

尽管当前环境很难找到历史先例,但上述两位经济学家都认为,关税驱动的通胀可能类似石油危机时的价格波动——即一次性上涨后趋于平稳。

然而这种看法的风险在于,美联储可能会让通胀预期脱锚。考虑到新冠疫情后通胀飙升的情景仅过去没几年时间,这种风险尤为严峻。美联储当时曾表示,通胀上升是 「暂时现象」,从而被外界指责延误了加息时机。

「问题在于,我们刚经历一轮他们认定是暂时、实则持久的大通胀,」 加农表示,「现在人们对涨价更敏感,他们可能认为未来两三年将会迎来又一轮持续两三年的通胀周期。」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