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 AI 生成)
爱美客最终还是送来了一纸解约函,本就因连续财务造假而站在退市边缘的*ST 苏吴,如今再添致命一击。
7 月 21 日晚,*ST 苏吴与爱美客先后发布童颜针 AestheFill(中文名“ 艾塑菲”) 独家经销权相关公告。该产品韩国持有方 Regen 月初刚被爱美客收购并交出控制权,18 日晚便邮件通知 ST 苏吴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解约,要求撤销其在中国大陆对 AestheFill 产品独家经销的所有相关授权。
这款几乎占据*ST 苏吴毛利“ 半壁江山” 的童颜针产品,一旦收回独家经销权,相当于砍掉*ST 苏吴的“ 现金奶牛”。无论结局如何,“ 得产品者得天下” 的铁律也再次得到验证。“ 医美茅” 爱美客用资本换渠道,*ST 苏吴则为自己曾经的财务造假与粗放管理买单。7 月 22 日上午开盘,*ST 苏吴迎来第七个跌停,爱美客收涨 4.21%。
爱美客:达透医疗已属违约
这份解约函一旦生效,对*ST 苏吴而言,无异于“ 釜底抽薪”。*ST 苏吴自会竭尽全力阻止最坏情况的发生,但留给它的回旋空间已相当逼仄。
Regen 在解约函中的措辞相当严厉:达透医疗把手里的独家经销权“ 实质性转让” 给其控股股东江苏吴中美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属违约;吴中美学唯一股东*ST 苏吴及其董事长、数名高管人员因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等行为被证监会施以行政处罚,严重影响 AestheFill 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声誉。
据此,Regen 要求撤销达透医疗在中国大陆的全部独家授权,且不得再以“ 独家经销商” 身份开展任何经营活动;Regen 不再接收达透医疗发送的任何订单,已确认但未交货且已经付款的订单将及时退款。
7 月 22 日,面对投资者“ 协议中是否含有违背某些协议条款让 Regen 可以无条件收回代理” 的提问,爱美客表示,独家经销协议中约定的关于业务不得转让及其他的解约条件已经触发,韩国 Regen 按约定解除独家代理协议。
面对爱美客态度的转变,*ST 苏吴在收函当日,孙公司达透医疗就采取全面法律行动,要求对方撤回 《解约函》 并纠正违约行为;二者也考虑向市场监督部门举报此类“ 恃强凌弱、以资本碾压契约” 的行为。
“ 得产品者得天下” 再被验证
一如江苏吴中在 《严正声明》 中所言,爱美客是其“ 同属医美行业且具有一定竞争关系的企业”,两者在产品布局、渠道终端都存在交集与碰撞。
在产品维度,两家公司都把“ 再生注射剂” 视作下一阶段的增长引擎,争夺同一块“ 童颜针+再生注射” 蛋糕。
爱美客在收购 Regen 时就表示,AestheFill 属于“ 再生类注射产品”,再生材料正是其继玻尿酸、肉毒素之后重点押注的增长方向。*ST 苏吴同样在年报里把微球再生注射剂、胶原蛋白、PDRN 等再生医美注射剂列为核心管线,并称已形成“ 全面的产品布局”。
从产品获批格局来看,国内童颜针共有 7 款产品取得上市许可,形成“2 进口+5 国产” 的局面。
进口阵营里除了 AestheFill,还有瑞士高德美的 Sculptra(中文名“ 塑妍萃”);国产阵营里分布着长春圣博玛的艾维岚、爱美客的濡白天使、普丽妍的普丽妍童颜、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的童颜针,以及乐普医疗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
爱美客早在 2021 年 6 月就拿到国产童颜针“ 濡白天使”Ⅲ类器械证,抢跑两年。*ST 苏吴则在 2024 年 1 月拿到 AestheFill 的 NMPA 注册证,还把“ 首款进口” 概念做成了营销卖点。
2024 年,AestheFill 为*ST 苏吴创收 3.26 亿元,约占公司营收的两成;贡献毛利 2.69 亿元,撑起公司 1/3 以上的利润。进入 2025 年势头更猛,仅一季度就录得 1.13 亿元销售收入、0.92 亿元毛利,占上市公司比例分别为 35.55% 和 45.77%,几乎成为业绩的“ 半壁江山”。
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艾塑菲 2024 年在中国上市首年创造多个行业纪录,成为全球医美童颜针类产品中终端销售额第一的国际品牌,全球一半销量都来自中国市场。这背后,*ST 苏吴作为销售方功不可没。而另一款进口童颜针塑妍萃的中国市场总经销早已花落华东医药家,由其旗下子公司欣可丽美学负责独家销售推广。
于*ST 苏吴而言,医美板块只有 AestheFill 一张王牌,一旦失去独家代理,相当于砍掉公司的“ 现金奶牛”。这场争夺战中,任何一方掌握上游资源,都将直接挤压另一方的生存空间。
*ST 苏吴亦坦言,若 《独家代理权协议》 最终解除,公司医美板块下半年度营业收入及利润将大幅减少。
于爱美客而言,则可能呈现另一幅图景。先把高利润的 AestheFill 从经销商手里“ 回收”,再完成上游产品与下游渠道的垂直整合,随时能将代理权交到自家或可控的新公司手里,把利润最厚的那一端攥在自己手里。(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曹倩)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