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这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和市场应用的良性互动。近期,新华财经记者实地调研低空经济企业,采访地方主管部门负责人、行业协会、科研院校专家等,从技术创新、商业化运营、科技金融支持等方面剖析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挑战。
新华财经广州 7 月 24 日电 (记者孟盈如、刘玉龙、吴慧珺)「我国强大的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基础为低空出行构筑了高起点,小鹏汇天要成为飞行汽车新市场的开创者。」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 「小鹏汇天」) 副总裁仇明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鹏汇天一直以来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最安全的智能电动飞行汽车,2026 年有望实现 「陆地航母」 国内量产交付。
据赛迪顾问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24)》,乐观预计,到 2026 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 10644.6 亿元。
仇明全说,实现低空飞行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他认为,「低空经济」 形成万亿规模的前提是解决交通问题。过去我国有低空经济,但没有形成规模,要真正变成万亿的赛道,就必须解决载人和载货的交通问题,真正为人类出行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
仇明全指出,空中通勤的场景发展孕育需要一定时间。低空飞行将率先从 「限定场景」 开始,如郊区、景区、飞行营地等,逐步过渡到 「典型场景」 应用,如场站之间的交通、跨城交通等,最终才会实现门到门、点到点的 「3D 立体交通」。
基于上述判断,小鹏汇天提出了飞行汽车 「三步走」 产品战略。
第一步,推出分体式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主要应用于限定场景的飞行体验和公共服务领域。通过规模化量产和销售,带动低空飞行产业链和生态链的建设和完善,验证飞行汽车的商业模式;第二步,推出高速长航程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eVTOL) 产品,解决典型场景下的空中交通问题。同步与低空飞行相关各方共同推动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第三步,推出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真正实现门到门、点到点的城市 3D 立体交通。
仇明全表示,传统飞机面临储存难、补能难、学习难、移动难 4 大痛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飞机的使用便利性和经济性。基于用户痛点,小鹏汇天研发了陆空两栖的分体式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
他介绍,陆行 「母舰」 搭载飞行器,可自由去到飞行目的地。一键操作实现两者全自动分离,飞行器机臂展开、起落架撑起,即能开启低空飞行;飞行器落地后,陆行 「母舰」 可以通过自动寻找功能,与飞行器精准对接。飞行器的机臂能够折叠,完全收纳回陆行 「母舰」 后备舱,继续开启下一段旅程。
仇明全表示,为满足更多元化的需求,在第一步与第二步之间,小鹏汇天计划开发 「陆地航母」 陆行体和飞行体的衍生产品,支持用户对于更多场景体验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当前,小鹏汇天针对个人用户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快应用场景建设。其中,面向个人用户,在城市周边及经典自驾游线路中分类布局 200 多个飞行营地,具备起降平台及空域净空条件可为用户提供飞行体验、运营服务、飞行培训、游玩娱乐等服务。面向公共服务领域,主要聚焦紧急医疗救援、短途越障救援、高速事故救援、高楼逃生舱等。
仇明全介绍,2024 年 10 月 27 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正式动工,这是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将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 的飞行体部分,规划年产能 1 万台。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坐落于广州开发区,首期占地面积约 18 万平方米,规划布局复材、连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
「我们正在全力推进量产工厂竣工、适航方面取得型号合格证 (TC),很快将举办 『陆地航母』 预售发布会。」 仇明全说,各项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保障 2026 年 「陆地航母」 量产交付。
仇明全表示,在实现 「陆地航母」 的国内量产交付后,小鹏汇天将推进出海计划,后续面向全球市场开展未来的产品规划。通过科技创新,让世界范围内更多用户享受到安全、便捷的飞行自由。(制图:祝箐)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