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文章 《为什么这波牛市不容易抓住?》,道尽投资认知门槛。
本周,当很多投资者开始追高加仓时,市场上涨动力戛然而止,各种所谓不及预期的消息层出不穷,牛市好像又没了。问题出在哪里?
30 个交易日,暴露致命问题
1. 相信小概率事件会连续发生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失常是从 6 月 23 日开始的。根据情绪宝历史数据的一般规律:赚钱效应指数会在 「情绪顶部」 和 「情绪底部」 来回摆动,偶尔出现反复 「情绪底部」,但从来没有出现过 「情绪顶部」 下来后再接 「情绪顶部」 的情况,这次是第一次。
当 「该跌不跌」 这种小概率事件发生时,风险也自然顺延到下一段调整。然而,投资者却会相信小概率事件会再次发生,类似那些打高位连板的游资,可是游资能快速撤离,而大部分投资者不会。
2. 追高的坏习惯很难改
为什么牛市里,投资者更容易亏大钱?
小二能想到的原因:被更长远的逻辑洗脑了,让投资者愿意承受较高的持股成本。
这种表现,在创新药牛市和 1.2 万亿元大工程题材上尤其明显。
这不能怪投资者,利好天天出,天天 「撩拨」 我们,经不起考验。
反正呢,多看股价和均线的走势图。再牛的走势,都会回调到均线,要追高出手,至少也要等股价靠近均线。远离均线的追高,一定不是划算的交易。
3. 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专注才能暴富,专注才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超额收益。这背后是持续的积累,才能由量变到质变,没有捷径可以走。
达哥、庖哥这样的投资前辈,大概能看清行情未来 1-2 年的格局。小二这种边学习边提升的,也就最多能看懂半年内的市场逻辑。比小二积累少的投资者,一般就看懂周度级别以内的行情趋势。
所以,没有专业能力的投资者,真的不要去相信什么宏观叙事,做好手里的交易,做好能力以内的风控。
在大盘冲了一把 3600 点后,我丝毫不怀疑未来冲 5000 点的可能,但过程中总是会充满波折。
风险永远在暗处,我们永远在明处。
从 6 月 23 日至今,短短 30 个交易日,既展示了我们投资者的认知局限,又暴露了投资上的致命缺点。小二认为,这段时期的经验非常有价值。
「924」 行情一周年快到了
这波牛市没有结束,只是暂时休息。之前异常的数据,大概率会在 8 月份回归正常。
因为,从事件驱动的角度,「924」 行情一周年,会是一个不错的炒作窗口。去年央行针对资本市场的重磅政策成效显著,一周年后政策会不会再接再厉?在小二看来,值得期待。
目前来看,发动一轮新的行情,量价关系上至少要有以下两点:
1. 情绪宝的赚钱效应指数要降到 「情绪底部」;
2.「融资买入占比」 要降到 8% 附近。
至于上证指数短期的两个缺口会不会回补,对我们的实际杀伤力可能并不大,无所谓了。
因此,如果 8 月份行情出现较大的波动,不要怕,很有可能就是存在超额收益的机会。
(小二哥)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