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听筒 Tech,作者 | 陈珂,编辑 | 饶言
不管是不是奶茶爱好者,似乎都逃不过“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好比一场仪式感,即便是持续了多年,但每到立秋节气,与奶茶相关的话题,总是备受关注。今年亦不例外,关于“ 入秋的第一杯奶茶喝什么” 的话题,同样火爆社交平台。这个立秋,椰子水、高档酸奶已经过时,网友们将“ 羽衣甘蓝” 送上 C 位。
实际上,羽衣甘蓝的风,从夏天开始就已经“ 吹起”。由于被称为具有减脂效果,羽衣甘蓝相关网红饮品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 如果你没有喝过一杯羽衣甘蓝,肯定不是减脂人。这种网红饮料,身边做身材管理的朋友都在喝,减脂期间我也经常买。”95 后小若便是坚定的羽衣甘蓝拥趸者,半年多来,她花费数千元购买这类产品,主要的目的便是“ 减脂” 和“ 塑身”。
不仅仅是小若,各大茶饮店,这种以“ 纤体”“ 轻盈”“ 轻负担” 为卖点的羽衣甘蓝饮品,在这个夏天成为新宠,它们均价比普通奶茶贵不少,却让年轻人趋之若鹜。
但“ 减脂茶” 真的减脂吗?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诸如此类以“ 减脂” 为噱头的产品,背后实际上是茶饮行业的内卷焦虑与年轻人的健康幻觉。
不过,尽管业内人士呼吁“ 避雷”,但在城市的另一端,年轻人们继续排着长队购买这些高价饮品,在社交平台分享“ 健康生活” 的精致影像。资本则在暗处微笑,“ 羽衣甘蓝” 之后,他们正在等待下一个“ 超级食物”。
新一轮的消费故事正在酝酿,而年轻人的钱包与肠胃,又将经历一场新的循环考验。
年轻人的新宠,“ 羽衣甘蓝”
曾经“ 奶咖” 不离手的小若,在这个夏天开始疯狂打卡“ 羽衣甘蓝”,从“ 果蔬茶”“ 小绿瓶”“ 轻体瓶”,再到“ 纤维饮”,小若都喝了个遍。
作为社交平台“ 冲浪达人”,小若是在众多博主的推荐下,种草的“ 羽衣甘蓝”。小若表示,吸引她的这些羽衣甘蓝饮品,有的号称健身党的“ 青草汁”,有的被称为塑身界的“ 快乐水”。
不少博主称,“ 如果你想不运动、不节食就能瘦,那么你可以喝‘ 羽衣甘蓝’”、“ 不仅热量低、能量低,还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是‘ 减脂和健身的好搭档’” 等等话术。
种种话术的吸引,极易吸引小若为此付费。尤其是,在各大奶茶和咖啡品牌,陆续上新“ 羽衣甘蓝” 饮品后,小若毫不犹豫地下单。每次喝完,她都会密切关注体重,并期待效果。
不过,小若坦言,截至目前,羽衣甘蓝并没有给其减脂带来明显的改变,“ 该多少斤,还是多少斤。更重要的是,实际上,羽衣甘蓝饮品的味道一言难尽。”
在打卡了不同品牌的羽衣甘蓝饮品后,小若如是表示,“ 说实话,配料简单的,或许健康,但不好喝;但好喝的,还是一如既往添加奶昔和糖,可以称之为‘ 伪健康奶茶’。”
尤其在体验了某咖啡品牌的“ 果蔬茶” 后,小若表示,“ 灰色的颜色看起来毫无食欲,喝起来像‘ 液体感冒药’,前调中药味暴击,后调又有柠檬味,冲兑感非常强烈。要不是为了减脂,谁受这份罪?”
实际上,小若还表示,其身边朋友,在入手该羽衣甘蓝饮品后,甚至还有人出现了腹痛、腹泻等症状,小若戏言,“ 很多网友表示,这是年轻人的‘ 拉肚子’ 套餐。”
图:社交平台关于“羽衣甘蓝饮品”的相关讨论来源:小红书 《听筒 Tech》 截图
不过,尽管羽衣甘蓝饮品味道一言难尽,但小若的日常,尤其是午后,依旧喜欢“ 点一杯”。
一方面,这种以蔬菜为基础搭配的饮品,确实解腻且解暑,且羽衣甘蓝作为蔬菜,已经被多方认证为“ 健康”“ 营养价值丰富”。
另一方面,小若依然在期待减脂效果,“ 都说减脂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自己平时本来就没有时间锻炼,再不喝点东西,减脂真的很难。”
实际上,不止一位小若追捧羽衣甘蓝网红饮品,随着健康、减脂等话题的不断发酵,羽衣甘蓝这种网红饮品迅速在平台走红。在抖音,#羽衣甘蓝 话题播放量也达到 21.1 亿次;在小红书,搜索“ 羽衣甘蓝”,讨论的笔记同样数不胜数。
不少消费者均表示对羽衣甘蓝的热爱。在相关讨论中,有网友表示,“ 羽衣甘蓝,堪称‘ 超级植物图鉴’”、“ 轻食界的‘ 扛把子’ 和‘ 通便神器’”、“‘ 早八人’ 的自律密码”。
从“ 羊都不吃” 到“ 超级食物”
某种程度上,羽衣甘蓝,可谓打了一场“ 翻身仗”。
公开资料显示,羽衣甘蓝,又名牡丹菜、海甘蓝等,叶皱缩,原产于地中海至欧洲北海沿岸。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开始从荷兰、日本等地引种栽培。
相关资料显示,因羽衣甘蓝叶片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有益健康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不过,羽衣甘蓝一度在市场不走俏。诸多报道称,实际上,在更多种植户的记忆中,这种菜“ 苦、涩,还有点咸”,“ 连羊都不爱吃”,坊间总说“ 羽衣甘蓝是用来喂猪的”。
直到最近,羽衣甘蓝凭借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的健康属性,“ 摇身一变” 成了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随着羽衣甘蓝的知名度上涨,身价也倍增。据媒体报道,一名山东菜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羽衣甘蓝已经由几年前几毛钱一斤尚且滞销,涨到超过 3.5 元一斤,甚至达到 9 元一斤。
一定程度上,羽衣甘蓝的翻身,多少来自新式茶饮的手笔。
2024 年 7 月,喜茶抓住巴黎奥运会契机,推出国内首款羽衣甘蓝饮品“ 夺冠纤体瓶”,并搭配奥运联名进行营销,将其捧成现象级单品。
在口味方面,为了让消费者接受这种苦涩的蔬菜,喜茶让其与果汁混合。比如,“ 夺冠纤体瓶” 用了羽衣甘蓝搭配柠檬、奇亚籽等;“ 去火纤体瓶” 则加入苹果、白柚粒等水果。同时,喜茶强调,“ 本质上就是一瓶果蔬汁”。
知名茶饮品牌的助推,让羽衣甘蓝迅速破圈。据喜茶发布的 2024 年报告,羽衣纤体瓶上线首月便售出超 350 万杯,截至当年 12 月底,以“ 羽衣纤体瓶”“ 去火纤体瓶”“ 红菜头美颜瓶” 等为代表的超级植物茶系列累计售出 3700 万杯。
图:羽衣甘蓝相关饮品来源:喜茶 (左)、瑞幸 (右) 小程序 《听筒 Tech》 截图
在羽衣甘蓝超强的商业号召力下,一众茶饮和咖啡品牌也加入赛道。
公开的资料显示,包括茶百道、沪上阿姨、蜜雪冰城、Coco 都可、瑞幸、库迪等纷纷上线羽衣甘蓝系列饮品,“ 果蔬茶”“ 小绿瓶”“ 轻体瓶”“ 纤维饮” 等热销。在社交平台博主的助攻下,相关饮品成功拿下年轻人消费市场。
当然,更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不仅仅是茶饮的营销,羽衣甘蓝的走红,更在于踩中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和期待值。
实际上,当下,诸多年轻人一直在为身材和健康焦虑。艾媒咨询数据亦显示,2023 年,75.8% 的消费者每周至少吃一次轻食,39.5% 消费者每周吃 2~4 次。2024 年,国内轻食市场规模已突破 3200 亿元,年增速高达 41.7%,预计 2026 年突破 5000 亿元。
另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轻食相关企业总数已超过 1.4 万家,其中近五年 (2020-2025 年) 成立的企业占比高达 59.33%。
也即是说,在健康焦虑蔓延的当下,“ 边喝奶茶边减肥” 的诉求精准击中了消费者。实际上,在不少消费者看来,茶饮品牌在产品描述中使用的“ 纤体”“ 轻盈” 等词汇,等同于暗示该饮品存在减肥效果。
于是,这种原本冷门的蔬菜,突然成了都市年轻人手中的“ 网红杯”,也从“ 羊都不吃” 的蔬菜,变成了“ 超级食物”。
风靡背后的健康悖论
不过,“ 羽衣甘蓝” 在网络的走红,亦引来一些博主和营养师的质疑。
比如,在社交平台,有博主在看到消费者对羽衣甘蓝“ 惊人功效” 的“ 推崇” 后,他们不禁表示,“ 年轻人为一杯杯的羽衣甘蓝饮品付费,他们买到的是什么?”
甚至,还有部分营养师表示,消费者对这些食物的追求,是否陷入了商家主导的消费主义陷阱?
此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医生曾婷曾对媒体表示,“ 羽衣甘蓝作为普通蔬菜,并无直接减肥效果。”
更值得关注的是,为掩盖苦涩口感,商家普遍添加多种水果甚至蔗糖。比如,某茶饮品牌店员曾透露,每杯饮品实际仅添加约 5 克羽衣甘蓝,“ 不能太多,否则口感偏苦。”
小若亦坦言,在花式打卡不同羽衣甘蓝茶饮品牌后,她发现里面并非仅有蔬菜,往往会搭配多款水果,更有的门店还加入了奶盖、坚果,“ 可以说,羽衣甘蓝直接‘ 隐身’。另外,饮用羽衣甘蓝饮品近几个月来,自己也并没有成功瘦身。”
不仅如此,实际上,部分羽衣甘蓝饮还面临热量偏高的质疑。
今年 5 月,据 《广州日报》 报道,奈雪的茶产品页面上标注每 100 毫升该款果茶热量 33.3 大卡,一杯 500 毫升热量则是 166.5 大卡,相当于 1 大碗白米饭热量。
更值得注意的是,被商家主打的“ 高纤维” 卖点,在加工过程中几乎消失殆尽。
实际上,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王思露就曾指出,“ 在榨汁过程中,(羽衣甘蓝) 果蔬中的膳食纤维几乎全部被丢弃。相比而言,更靠谱的食用方式是选择新鲜的羽衣甘蓝,用煮、炖以及焯水后凉拌等低温烹调方式,减少营养素流失,更大概率摄入营养物质。”
针对市面羽衣甘蓝饮品宣传的概念,王思露表示,“‘ 纤体’ 等产品宣传语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更多只是商家利用某些营养物质来偷换概念。”
种种分析表明,一定程度上,消费者似乎又陷入了一场精致的消费陷阱。
诸多分析亦认为,年轻人频频愿意为可能无效的商品买单,背后则是情绪消费崛起的典型代表。
比如,当前的消费行为呈现明显两极化,年轻人可以一边在 1688 上精打细算,一边却在情绪消费上一掷千金。而资本,利用这一心理,将羽衣甘蓝饮品打造成都市白领彰显健康生活方式的“ 社交货币”。
小若亦坦言,“ 当一杯饮品被赋予‘ 纤体’‘ 轻盈’ 的标签,它就不仅是饮料,而像一种身份认同和慰藉。”
实际上,当年轻人持续愿意为高价且可能无效的商品买单时,一场“ 是智商税还是新的健康消费选择” 的争论,便不胫而走。
在市场远未给出明确的答案之前,新的消费故事已经开始酝酿,资本也已经在筹谋,下一个“ 羽衣甘蓝” 了。
(文中小若为化名。)
参考资料:
1、《羽衣甘蓝暴涨 10 倍!被吐槽“ 像啃绿化带”:又贵又难吃》,来源:钱江晚报。
2、《医生说法:羽衣甘蓝果茶糖分与热量双高》,来源:广州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