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期货
  • 外汇
  • 股票
AI热潮下重回泡沫时代?中美科技巨头的月亮与六便士

AI 热潮下重回泡沫时代?中美科技巨头的月亮与六便士

2025 年 8 月 14 日
《披荆斩棘2025》:打团战牌,观众买账吗?

《披荆斩棘 2025》:打团战牌,观众买账吗?

2025 年 8 月 14 日
【环球财经】墨总统:反对美方加征关税

【环球财经】 高盛报告揭关税政策冲击 特朗普建议 「换专家」

2025 年 8 月 14 日
是暴赚还是血亏?养猪业或将迎来拐点

是暴赚还是血亏?养猪业或将迎来拐点

2025 年 8 月 14 日
AI人才流失波及马斯克 xAI联合创始人已宣布离职创业

AI 人才流失波及马斯克 xAI 联合创始人已宣布离职创业

2025 年 8 月 14 日
员工淡定,散户疯抢!这家椰子水母公司暗盘火爆,钟睒睒秒赚500万港元?

pt900 铂金回收价格今日多少钱一克 (2025 年 08 月 13 日)

2025 年 8 月 14 日
涨跌幅限制放宽至10%,哪些ST股迎调整?业内建议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烧碱期货收盘下跌 0.48% 主力处于净空头状态

2025 年 8 月 14 日
市场供需有转弱预期 乙二醇短期或震荡整理为主

沪站上 3700 点,新老"牛市旗手"双双走强

2025 年 8 月 14 日
高端制造指数回调,关注高端制造ETF(562910)、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等产品布局机会

改革化险加速,下半年已有 21 家村镇银行牌照注销,新一批 「村改支」 方案在路上

2025 年 8 月 14 日
中国股市慢牛,基本面逻辑是什么?

中国股市慢牛,基本面逻辑是什么?

2025 年 8 月 14 日
恺英网络涨停,游戏ETF(159869)火箭攀升涨4.71%

是时候打破对迷幻药的刻板印象了

2025 年 8 月 14 日
员工淡定,散户疯抢!这家椰子水母公司暗盘火爆,钟睒睒秒赚500万港元?

消息称苹果正研发一款桌面机器人 计划 2027 年推出

2025 年 8 月 14 日
军工概念股走强,国防、军工相关ETF涨超3%

今日 pd999 钯金回收价格查询 (2025 年 08 月 13 日)

2025 年 8 月 14 日
2025 年 8 月 14 日 星期四
禾湖财经
  • 登录
  • 首页
  • 24 小时
  • 行业新闻
  • 股票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基金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行业新闻
  • 股票
  • 黄金
  • 期货
  • 外汇
  • 基金
2025 年 8 月 14 日 星期四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禾湖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广告
首页 行业新闻

AI 热潮下重回泡沫时代?中美科技巨头的月亮与六便士

来自 禾湖财经
2025 年 8 月 14 日
在 行业新闻
0
AI热潮下重回泡沫时代?中美科技巨头的月亮与六便士
34
SHARES
98
VIEWS


文 | 港股研究社

标普 500 首次站上 6400 点,AI 热潮把美股大科技推上风口。

二季报中,微软、谷歌、Meta 动辄单季砸下百亿美元级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达到 23%-36%,引爆市场关注。

中概股财报季随之而至。8 月 13 日,腾讯公布第二季度财报,资本开支人民币 229 亿元,资本开支占营收比重为 12.4%,在烧钱方面明显更克制。市场质疑声随之而来,中国巨头投入规模远逊于美国,是否会在 AI 竞赛中掉队?

财报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尽管美国科技巨头们口口声声说 AI 对业绩增长的影响,但增长更多来自美国消费韧性而非 AI 本身,高估值与高投入之间的错位正在放大。美国银行最新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8 月有 91% 的投资者认为美股估值过高。

此外,GPT-5 发布后的体验争议也传递出对高额开支不太友好的信号,大模型进化降速,行业正在进入应用落地的深水区。

中美科技巨头,正站在新一轮 AI 价值重估的起点。

资本支出狂飙与现金流缩减,美股科技泡沫重现?

AI 热潮下,美股巨头可能正重演 90 年代互联网泡沫的故事。

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 等公司 2025 年预计合计砸下 3440 亿美元,但收入增长远未跟上。二季报显示,Meta 为收购 Scale AI 豪掷 150 亿美元后,账上现金和短期投资仅剩 470 亿美元,环比骤降近 230 亿;亚马逊过去一年自由现金流跌至 182 亿美元,较去年同期腰斩;微软与谷歌的现金储备同样下滑。

对此,Futurum Group 分析师丹尼尔· 纽曼直言,考虑到巨额开支,美股科技巨头们急需提高 AI 的收入回报,但就目前而言,AI 的资本支出实在太多,但消费却不足。

AI 确实让巨头们在广告和云计算两大营收支柱上“ 换了新引擎”,但推动车轮的动力,更多来自美国市场的景气度回暖,而不是 AI 本身。

比如,谷歌和 Meta 广告收入真正的催化剂是零售业高景气。IPG 旗下 Magna 报告显示,美国数字广告市场正处于 20 年来最强增长周期。其中,零售业强投放是关键。6 月美国零售额环比增长了 0.6%,逆转了 4-5 月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8 月初,亚马逊泛零售业务增速达到了 12%。

Meta、谷歌、微软的二季度资本开支分别同比翻倍、增长 70%、增长 27%,且三家都上调了未来支出预期。数据中心大建特建,利润端却难见覆盖投入的拐点。

从 2023 年初到 2024 年底,美股八大科技公司市值暴增超 10 万亿美元,已超过德国与日本 GDP 总和。然而,AI 创造的实际商业增量,远不及这个数字。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表示:“ 投资者对 AI 的狂热助长了美股的‘ 泡沫’,其程度类似于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的情形。”

一旦资本开支膨胀到挤压分红回购,美股投资者的耐心或将耗尽,“AI 牛市” 也可能按下暂停键。

除了难以被利润增长覆盖的资本开支,另一重隐忧是“ 市梦率” 再度笼罩,而技术迭代的红利开始减弱。

人工智能巨头 OpenAI 正与投资者洽谈以 5000 亿美元估值出售员工股份,这相当于苹果市值的六分之一、特斯拉的一半,而这家公司去年收入只有约 40 亿美元,训练和运行大模型的成本却高达 50 亿美元。

OpenAI8 月推出的 GPT-5,很快在全球社交平台引发质疑—— 人格模式机械、长文本理解不稳、升级幅度不及预期,反映出行业已进入深水区,投入越来越大,边际收益却递减,技术突破的爆发感正在消退。

从老牌巨头到新贵,资本开支狂奔、估值脱离基本面、技术红利递减,这些都带有浓烈的泡沫味。Stifel 首席股票策略师 Barry Bannister 直言,目前的高估值与上世纪 90 年代末的华尔街狂热相似。

在这场“ 造梦” 的游戏中,太平洋的彼岸,中国科技巨头们有着更加务实的态度。

新星逆袭与巨头守擂,中美 AI 应用上演不同剧本

2025 年,中美 AI 正面交锋的序幕全面拉开。

不同于互联网时代的“ 摸着美国过河”,中国科技公司在这次 AI 叙事中选择了另一条路。

先说说美国科技巨头的思考,依托英伟达 A100/H100 几乎垄断全球训练芯片市场的技术壁垒,在 AI 产业链上游占据主导,这是一个非常符合客观条件的道路。

然而,美国 AI 产业链表现最亮眼的是上游的英伟达,中下游的云服务和 AI 终端反而增速有限,护城河正在松动。谷歌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当它们将有限资源优先分配到基建领域,被新星逆袭的可能性正在累积。

根据 Super.com 创始人打造的“ 顶尖精益 AI Native 公司排行榜”,截至 4 月已有 31 家企业入选,涵盖 AI 图像、教育、视频、编程等领域,这些创业公司像字节、美团在移动互联网早期那样,比巨头更快做出更好用的原生应用。

历史的后视镜中,技术革命总能撼动巨头护城河——PC 时代谷歌取代雅虎、Facebook 淘汰 MySpace;移动互联网时期,抖音在推荐算法上突袭传统社交媒体。

如今,美国 AI 原生团队凭借小而精、高效迭代、精准击中用户需求,正在悄悄侵蚀巨头的生态根基。更耐人寻味的是,这 31 家企业近半还停留在 A 轮前,甚至有的从未融资,就已经实现了盈利。

相比美国巨头基建优先,让视线之外的 AI 创业公司群雄并起,中国科技巨头在 AI 应用层更具统治力—— 也许正是因为高端芯片领域的劣势,国内巨头更偏向行业深度融合与数据驱动优化。

字节在搜索、图像、视频等赛道推 AI 插件,设下“ 智能上限、交互创新、规模效应” 三大目标;阿里用夸克打造无边界 AI 入口,满足 2 亿用户需求;腾讯更是“ 重生态轻模型” 的代表,率先接入 DeepSeek,并依托微信的连接力推动 AI 端到端落地,覆盖生活、社交、企业协作等亿级日常场景。在 WAIC 上,腾讯发布混元 3D 世界模型、具身智能平台 Tairos 及智能体开发平台,并带首次全面展示面向 AI 时代的“1+3+N” 产品应用全景图。

由于中美产业链价值与战略选择不同,中国科技巨头在这轮 AI 原生应用的竞争仍然保持相当的优势。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截至 6 月,国内 TOP30 的 AI 应用中,66.7% 来自腾讯、阿里、抖音、百度四大互联网集团,国内科技巨头占据强势地位。上半年原生 App 整体复合增长率反映出市场已不存在“ 温和增长” 的中间路线,中小应用的生存空间正被基础功能标准化及头部应用挤压。

图源:QuestMobile

无疑,相比美国烧数千亿美元基建却在应用创新层收效甚微,中国科技巨头更专注应用落地,形成了资本支出的高效循环。在这场 AI 竞赛中,中国巨头正加速让 AI 在各行各业“ 遍地开花”,为下半场的持久战积蓄胜算。

中国 AI 的三张王牌:场景、数据与生态整合力

未来 AI 竞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模型迭代速度,还要看谁能率先跑通可持续的商业生态,谁能在场景、数据、生态整合上形成合力。正如李彦宏所说,没有应用,芯片、模型都没有价值。模型会有很多,但应用才是王者。

如今 AI 行业发展的态势,就像多数分析师认为的,类似世纪之交的互联网。不过,与互联网引发的创业浪潮不同,中国科技巨头这次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首先是场景优势。

国内 14 亿人口和 4 亿中等收入群体构成了全球最复杂的试验场。在医疗、教育、金融、能源等领域,中国企业已凭借对本土痛点的深刻理解跑出多个落地案例,国家层面也进一步强调,要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再是数据层面。

中国超八成的公共数据仍处于“ 沉睡” 状态,今天的 AI 生态仅依赖不到两成的企业与个人数据便能蓬勃发展,一旦公共数据被有效激活,模型精度与生产效率将迎来质的飞跃。

最后,相比国内整个产业共有的场景、数据优势,对于科技巨头来说,它们独有的杀手锏是生态整合力。比如,腾讯的社交/企业服务、阿里的企业服务/电商、百度的自动驾驶/搜索。

腾讯、阿里、字节、百度等巨头的成熟应用体系能快速完成“ 应用— 反馈— 优化” 的闭环。例如微信,连接十亿用户的生活与工作,一旦深度集成 AI,将从个人助理到企业协作全面渗透,释放远超单一工具的市场势能。

图源:QuestMobile

总之,大模型的持续进化离不开数据与应用生态,彼此之间就像发电机和电器,后者是前者价值的放大器。在不同的道路上,中美巨头未来的路线分化愈发清晰。

美国巨头面对应用层的“ 蚂蚁雄兵” 们,很难仅靠自研应对,收购细分领域领军者或绑定创业公司将成为巩固阵地的必然选择,AI 并购整合潮已在酝酿。

中国科技巨头有望更快通过 AI 场景落地推动价值重估。QuestMobile 数据显示,过去几个月里,在大模型能力没有出现“ 代际跃迁” 的情况下,国内 AI 应用持续深入垂直探索,截止到 5 月份,插件形态 AI 应用 (In-App AI)、手机厂商原生 AI 类 APP、互联网/AI 科技企业原生 APP、PC 端网页 AI 应用月度活跃用户规模分别达到 5.8 亿、5 亿、2.7 亿、1.9 亿,同比增速分别为 106.0%、9.5%、316.0%、171.8%。

科技主导权之争不是一锤定音,而是跑赢一个个阶段性循环。而从各类 AI 应用用户总数不难看出,即使下一个“ 超级应用” 还未诞生,AI 原生应用已经在改写互联网生态。

中国巨头依托数据、场景和生态打造“ 好用的 AI”,从互联网时代的追赶者转变为 AI 时代的创新者。这或许才是中国 AI 故事最具想象力的地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Scan

禾湖财经

  • 热门
  • 评论
  • 最新
老凤祥回收黄金多少钱一克(2025年6月27日)

国海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胡国鹏:下半年 A 股牛途在望,配置核心在科技成长

2025 年 8 月 1 日
铑多少钱一克(2025年06月27日)

人工智能+行动重磅发布!资金借道软件 ETF(515230) 布局,连续两日吸金近 2 亿元

2025 年 8 月 1 日
郑州宝泉钱币周五(6月27日)银条价格8.79元/克

老凤祥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 (2025 年 07 月 30 日)

2025 年 8 月 1 日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Success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Lesson 1: Basics Of Photography With Natural Lighting

5 Ways Animals Will Help You Get More Business

《披荆斩棘2025》:打团战牌,观众买账吗?

《披荆斩棘 2025》:打团战牌,观众买账吗?

2025 年 8 月 14 日
【环球财经】墨总统:反对美方加征关税

【环球财经】 高盛报告揭关税政策冲击 特朗普建议 「换专家」

2025 年 8 月 14 日
是暴赚还是血亏?养猪业或将迎来拐点

是暴赚还是血亏?养猪业或将迎来拐点

2025 年 8 月 14 日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关于禾湖
联系我们:+86 15388934451

Copyright ©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湘 ICP 备 2023006560 号-2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Home
  • Tech

Copyright © 2025 长沙禾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湘 ICP 备 2023006560 号-2

欢迎回来!

OR

在下面登录您的帐户

忘记密码?

重置您的密码

请输入您的用户名或电子邮件地址以重置密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