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Tech 星球,作者 | 林京
今年 6 月以来,一款由创始人亲自代言的鱼泡直聘广告海报,密集在北上广等城市的地铁、电梯间及小区公寓铺开,由于出现频次过高,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将其调侃为,比肩 「脑白金」 式的无孔不入营销。
尽管曾先后获得钟鼎资本、顺为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但过去以建筑工人、电焊工等蓝领招聘为主的鱼泡直聘在公众视野中的存在感并不高。
在智联招聘、BOSS 直聘、猎聘等老牌玩家们长期牢固占据招聘市场份额之下,从去年开始,转型布局白领市场的鱼泡直聘,正试图通过砸钱投放,挤出一席之地。
鱼泡创始人周峰在其社交账号上透露,每年都会投入一大笔钱去推广流量,累计投入超过了 15 亿元,实际上却没有出圈,原因是因为品牌没有故事。
今年,走出大本营成都,在新一轮大规模投放之下,鱼泡直聘真能成为招聘行业的 「搅局者」 吗?
每天烧钱数百万投广告,卷入北上广深
据鱼泡直聘披露,今年主要在广州、深圳、北京、杭州和上海 6 大一线、二线核心城市扩张,以线下投放为主。
背后的 「操盘手」 之一,便是近期宣布被分众传媒以 83 亿元全资收购的新潮传媒。新潮传媒的一位员工向 Tech 星球透露,鱼泡直聘投放的是 「引爆套餐」,投入预算在千万级别,通常是先选定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用饱和攻击的方式在当地快速占领心智后,再去别的城市进行迅速复制。
本轮砸钱投放背后,源于鱼泡直聘的转型。分水岭出现在 2025 年,在此之前,鱼泡直聘以蓝领市场为主,有 800 多万客户在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其中 100 多万为企业,700 多万则是以发布零散、临时工为主的包工头,覆盖建筑、装修、物流等领域。
比起鱼泡直聘,其背后的投资机构更为知名。2021 年和 2022 年,鱼泡直聘先后获得钟鼎资本、顺为资本共计 4 亿的投资,投后估值 40 亿。
周峰曾在其社交账号曾表示,「因为这个,我和雷军、王兴兴在一个群里了,顺为有 400 多个 CEO 在里面,那个群太高端了,我都不好意思打广告。」
鱼泡直聘获得资本关注的时间节点,各大互联网平台也在加码布局蓝领招聘,比如快手在 2022 年推出的直播招聘业务 「快聘」。BOSS 直聘这两年也在大力布局蓝领市场做增量,且已经成为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 BOSS 直聘最新发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BOSS 直聘蓝领市场贡献的收入占比高达 39%,而一季度新增用户中蓝领群体占比超过 45%。
从蓝领为主,到转型构建白领和蓝领全品类招聘平台,鱼泡直聘选择了更加轻量化的收购模式,2024 年 12 月,鱼泡直聘完成对国内综合校园招聘平台——海投网的收购。2025 年 3 月,海投网宣布完成与鱼泡直聘的战略整合,并正式更名为 「鱼泡直聘校招」。
鱼泡直聘员工张月向 Tech 星球透露,之所以在一线城市地铁等区域大范围投放,就是因为平台现在急需吸纳更多的白领类企业和求职者。
过去鱼泡直聘的投放则以线上为主,张月透露,仅在 2024 年,鱼泡直聘就和抖音的巨量引擎签了 1 个亿广告年框,加上百度、腾讯、快手、应用市场等其他渠道投放,广告投入预算达到 4 个亿左右。
鱼泡直聘创始人周峰也在社交平台表示,投放中心是公司最花钱的部门,每年大概几个亿的广告投放。今年 5 月份开始,周峰透露,鱼泡直聘在成都几乎是一天投六七万个电梯,一个月要支付几百万的广告费。
「模仿」BOSS 直聘,但赚钱模式不同
累计投入超过 15 亿营销背后,鱼泡直聘的赚钱能力如何?
按照鱼泡直聘创始人周峰在其个人社交账号透露,年度营收已突破 10 亿元大关,对比来看,是 BOSS 直聘 2024 年全年营收 73.56 亿元的七分之一。
与 BOSS 直聘财报披露的 99% 以上收入完全来自企业招聘付费不同,一位鱼泡直聘的员工向 Tech 星球透露,鱼泡直聘的收入模式更加多元化,包括私域运营、企业招聘付费、广告收入等,其中,私域运营占据主要收入。
上述员工透露,私域运营通常服务的是年框签约数百万的客户,通过鱼泡直聘搭建起来的各个行业的私域群,为企业进行定向推送,满足其招聘需求。
Tech 星球从鱼泡直聘官网看到,求职者可以免费加入其所在区域的各个招聘群中,包括装修、焊工类、电工、餐饮等多个类目。
图注:鱼泡直聘截图。
企业付费招聘方面,在一位入驻鱼泡直聘的企业负责人看来,不止在整体产品界面和设计上,鱼泡直聘几乎是像素级复制 BOSS 直聘,在收费模式上也借鉴了后者的 「精髓」。以他发布的 「通信业务直销经理」 岗位为例,需要付费才能上架,再次付费才能有流量。
据鱼泡直聘的一位销售人员介绍,目前企业入驻费用年卡分为 4800 元、8800 元和 12800 元三个档位。积分制企业套餐方案分为 3000 元到 60000 元不等的档位,积分越高,可以兑换的权益也更高。
不止是企业端,面向求职者端也有 15 元~75 元不等的周卡、月卡和季卡,其中一项重要权益是可以主动与企业打招呼,15 天周卡就包括 「7 天联系 70 次」 的权益。
除此之外,鱼泡直聘的收入还包括广告收入和保险、培训收入。
广告收入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鱼泡直聘大力布局的直播间内,为一些企业发布招工需求,二是 APP 内的弹窗广告等。
无论是周卡还是广告,在增加企业收入的同时,都极大程度影响着 C 端用户的使用体验。一位鱼泡直聘的用户向 Tech 星球吐槽其过往的一次使用体验,点进 APP 之后,迎面而来的是两遍不同姿态的创始人大头照,点击跳过后再 「欣赏」 一遍广告,最后关闭弹窗推送才能正常使用。操作界面和职业介绍下面,也有很多广告。
培训业务则主要是针对蓝领市场,包括电工证、焊工证、高处作业证等各类证件。据一位鱼泡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单个学员收费 1000 元,包括 「线上学习网课和做题——线下培训理论和实操——考试」 三个阶段,目前已经服务过 130765 学员,以此粗略计算,这项收入规模可以超过 1 个亿。
在保险业务上,据鱼泡直聘披露,2022 年鱼泡网发展态势良好,营收和用户量都实现了 3 倍增长,营收达数亿元,其中,新增的保险业务 (团险、意外险) 做出了一定贡献。
能否挤上白领招聘的牌桌?
比起在蓝领市场占据的优势,进军白领市场,意味着鱼泡直聘要与 BOSS 直聘们同台竞技。尽管短期内,因为席卷各大城市地铁的投放密度,以及创始人亲自下场代言的海报,在网络引起诸多关注和讨论。
但最终实际的转化率和平台的使用体验,决定着其能否挤上白领招聘的牌桌。
据鱼泡直聘的一位员工透露,这轮投放将会持续到明年,目前入驻的白领基础岗位较多,比如运营、销售和客服。
一位近期在鱼泡直聘发布职位信息的企业 HR 告诉 Tech 星球,尽管为了吸引企业入驻,采取 「免费」 发布职位的活动,但如果不付费买年卡/积分,职位浏览量数据很一般。以她发布的地推业务员 (金融类) 岗位为例,上线一周多时间,除了一个岗位浏览量超过 70,其他浏览量被查看次数不到 10 次。
除了 「免费」 发布职位的的优势,有用户曾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进军白领市场后与 BOSS 直聘的区别,周峰对此回复称 「先做了再说」。
除此之外,平台的各项 「基建」 也需要完善。比如很多用户对用鱼泡直聘的吐槽集中在于,很多都是中介机构而非公司直招,以及一些虚假职位信息,包括虚假薪资以及薪资无法按时日结等问题,在这背后,都需要鱼泡直聘去加大审核投入。
今年 2 月,鱼泡直聘创始人周峰曾在社交平台透露,其内部审核团队由 100 多人降为几十人,由 AI 和机审代替了原有的人工。
相较之下,周峰在其短视频账号表示,今年重点加强内容建设,譬如,他要求各个管理层在每周周报逐字逐句逐帧去分析企业做得广告素材。
在增强业务竞争壁垒方面,鱼泡直聘依旧主要通过收购模式。近日,据新浪科技报道,鱼泡直聘近日已完成对建筑劳务综合服务平台 「吉工家」 的收购,交易金额达数千万元。而 「吉工家」 自 2022 年开始,曾先后获得过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腾讯等投资。
鱼泡直聘创始人周峰对此回应称,「此次战略收购一是稳固鱼泡直聘的蓝领市场份额,二是战略性防御动作,主要预防竞争对手抢先布局。」
一边砸钱从白领招聘市场中 「虎口夺食」,一边大手笔收购稳住蓝领业务,鱼泡直聘正在付出更多的成本,去 「赌」 出新未来。
(备注:文中张月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