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每天上千份上市公司公告该看哪些?重大事项公告动辄几十页几百页重点是啥?公告里一堆专业术语不知道算利好还是利空?请看财联社公司新闻部 《速读公告》 栏目,我们派驻全国的记者们将于公告当晚为您带来准确、快速、专业的解读。
财联社 8 月 25 日讯 (记者 王碧微)一则突如其来的公告,将芯片设计公司汇顶科技 (603160.SH) 再次置于聚光灯下。
8 月 25 日晚间,汇顶科技公告称,公司总裁柳玉平于 8 月 22 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 《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进行立案。
尽管汇顶科技在公告强调 「本次立案系针对柳玉平个人,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无关,不会对公司及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将这一事件置于公司近半年的人事动荡、股价异动与历史案件的完整图景中审视,其背后浮现的细节远比公告本身更值得深思。
此次被立案调查的柳玉平,是一位与汇顶科技深度绑定的 「元老级人物」。
公开资料显示,柳玉平出生于 1979 年,本科学历。其 2005 年 3 月加入汇顶科技,从研发工程师起步,历任项目经理、质量部经理、工程部总监等多个岗位。2015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柳玉平的职责愈发核心,先后担任公司副总裁、供应链负责人及产品线负责人。可以说,柳玉平是伴随汇顶科技一路成长的核心骨干。
今年 3 月 19 日,柳玉平被董事会聘任为公司总裁,开始 「全面负责公司运营管理」。然而,从正式上任到被立案调查,时间仅仅过去五个月。
上任后不久,柳玉平便在二级市场进行了数次增持。根据东方财富数据,2025 年 5 月,柳玉平分三次增持了公司股份,合计 11.55 万股。值得注意的是,彼时公司股价正处于他任期内的相对低位。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
三个月后,即今年 8 月 21 日晚间,汇顶科技披露半年报。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到 4.31 亿元,同比增长 35.74%。次日,汇顶科技股价大涨,最终收报 82.98 元/股,单日涨幅高达 4.60%。
而根据公司今日公告,柳玉平收到证监会 《立案告知书》 的日期,正是 8 月 22 日——与公司发布靓丽半年报后股价大涨的日期为同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柳玉平的 「火线上任」,本身就源于一次极不寻常的高层变动。
今年 3 月 4 日,汇顶科技宣布终止一桩筹划已久的重大资产重组——收购 OLED 显示驱动芯片设计 「独角兽」 企业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给出的终止理由是 「与交易对方未能就本次交易对价等商业条款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就在这桩关乎公司未来增长曲线的重大并购案意外折戟后仅 6 天,3 月 10 日,时任总裁胡煜华女士因 「个人原因」 申请辞职。胡煜华拥有长达 20 年的德州仪器 (TI) 履历,于 2022 年 「空降」 汇顶科技,曾被市场解读为 「临危受命」。
前任总裁在重大战略受挫后闪电离职,公司旋即提拔内部 「元老」 柳玉平接棒。如今,这位新任总裁又因涉嫌内幕交易被查。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事件,让外界不禁对汇顶科技内部治理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产生了疑问。
事实上,这也并非汇顶科技的股票首次与 「内幕交易」 扯上关系。
根据中国证监会于 2019 年发布的一份 《行政处罚决定书》,一位名叫王萍的个人投资者,曾因内幕交易汇顶科技股票而被处罚。该案的核心,是王萍提前获知了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 「大基金」) 计划在 2017 年协议受让汇顶科技超过 5% 股权这一重大利好消息。
尽管在该案中,内幕信息的泄露源头并非汇顶科技内部员工,而是来自交易对手方 「大基金」 管理人的相关人员。但该案的存在已然表明,汇顶科技的重大资本运作,曾产生过被市场部分人士用于非法牟利的敏感信息。
与旧案相比,此次柳玉平被调查,无疑将事态的严重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等级。此次调查的核心直指公司内部的最高运营负责人,让市场对公司的信息保密制度、内控流程以及对核心高管的监督机制产生疑虑。
目前,柳玉平涉嫌内幕交易的细节尚待监管的最终调查结论,财联社记者将持续关注该事件的后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