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要共识,只要下一个 Z 一鸣!
这里是由智谱 Z 计划与创投家联合出品的
AI 创业者极速访谈栏目“ 寻找下一个 Z 一鸣”!
今天我们要极速对话的创业者是:来自北京珀乐互动科技的杨晟。
Q:请用一句话说清楚,您的项目是干什么的?
A:我们使用自持的超拟人大模型,结合 AI 全链路创作能力,提升艺术家产能,快速完成 IP 商业化。
Q:动画公司很多,为什么一定要用你们?
A:因为我们是好公司里最快的。
Q:具体有多快?
A:以国内 S 级 IP 为例,从原著到动画制作周期至少 24 个月。而我们制作一款 100 分钟左右的漫剧,仅需 45 天。
Q:速度快的意义在哪里?
A:1、IP 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有的 IP 连载很火,但动画化时间太长,等到播出的时候,IP 已经凉了。2、抢占用户的心智和注意力。
Q:具体制作方式是什么?
A:两种方式,一种是我们的原画师+监修之后,我们给 AI 提示词,生成动画。另一种是我们确认好首尾帧,把动作的开始这一帧放进去,再把动作结尾的这一帧放进去,中间的动作过程 AI 会生成。通过我们对视觉的把握、通过艺术家手绘结合 AI,生成中间耗费人力的部分,推进叙述,而不是让 AI 策马狂奔。
Q:咱们的产品是否会对画师和艺术家产生“ 威胁”?
A:并不会,我们秉承的宗旨还是放大艺术家的能力。每一个动漫项目都是由艺术家和原画团队,共同进行美术选型,确定动漫风格、人物造型等;之后才是技术环节。我认为科技的本质是服务于艺术家和创作,而不是取代人类。
我们的目标是利用科技更好的商业化或更好的落地内容。
Q:目前有没有上线的作品?
A:有的。在抖音搜索“ 明日周一”,这部漫剧有 80% 由 AI 制作,在 IAP 阶段已获得千万级播放量。
Q:上线平台主要有哪些?
A:首选是抖音,其次是腾讯、B 站和红果。
Q:你们还有哪些合作的 IP?
A:我们与之江电影集团合作,将启动刘慈欣老师的 《镜子》 等科幻小说的动画改编;与开心麻花联合开发经典 IP《羞羞的铁拳》 漫剧等;同时还与国内卡牌巨头卡游达成战略合作,围绕 《卡游三国》 及其 TCG 体系进行衍生内容开发。
Q:为什么主要选择小说 IP?
A:明星 IP 报价高、修改难度高;成熟 IP 版权方要求太多,授权又贵又难搞,搞到了授权还严格限制改编和二创。
相比之下,没有形象的纯文字小说 IP,本身视觉化需求就很强、变现周期短且 AI 可显著降低成本和时间。最重要的是,原创的 IP 形象,也方便后期开发衍生产品。
我们横向看了市面上几款 AI 陪伴类的软件,意识到这里面有一个认知 GAP。就是当你没有获得一个角色的 IP 形象之前,最好不要去建立和这个 IP 有关的任何东西,否则都有潜在的暴雷风险。
Q:为什么聚焦动漫和漫剧?
A:从数据来看,中国后链路市场远大于视频消费市场,而消费市场的来源始终是精品内容。动漫的后链路极长,包括谷子、游戏、授权等。相比之下,真人 IP 在衍生品、授权、游戏领域表现一般。
Q:怎样判断一个 IP 能否爆火?
A:第一,看是否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二,是时效性;第三,是我们团队的创作经验。
Q:在创业之前,你的经历是什么?
A: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任 《泰囧》 执行导演、导演助理、纪录片导演。之后进入游戏领域,代表作包括第一届索尼中国之星、2019 年日本暑期销冠游戏 《硬核机甲》,以及互动影游 《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
Q:核心团队背景如何?
A:团队目前约 10 人。都有跨行业背景与对内容的认知。
团队成员曾参与过 《邪不压正》《环太平洋》《星穹铁道》《晶核》;编剧团队刚获得爱奇艺年度漫改编剧,并在主流短剧平台担任过主编。
做过好内容,有代表作,是我们团队很重要的一个招募标准。
Q:你们的商业模式如何设计?
A:有三块收入,首先是内容制作服务收入。我们给一些大的平台提供定制化的 AIGC 内容制作服务,包括字节跳动,腾讯、索尼等。然后一些平台也会向我们直接采购动漫。同时会有一些 AI 工具的授权使用费用。
第二个部分是我们自持 IP 内容分成收入。自持 IP 的漫剧和动画,在抖音,腾讯、快手等平台上的用户付费和广告分成。
第三部分就是来自于 IP 和后链路,将我们持有的 IP 在游戏领域开发成 h5 游戏小程序或者独立游戏,形象也可以授权给玩具、文具以及线下文旅。
Q:能介绍一下你们的超拟人大模型吗?
A:我们与智谱旗下“ 聆心智能”,联合开发并自持超拟人大模型,目标是做到“ 极度拟人”。与其他更擅长数学或逻辑推理的大模型不同,我们的模型核心优势在于“ 最善于扮演人类”。
Q:怎么理解“ 最善于扮演人类”?
A:举个例子,大家熟悉的“ 电车难题”:一列火车即将撞上轨道上的人,你可以选择改变方向,一边是五个孩子,另一边是一位女性,你会怎么选?
多数 AI 模型会进入哲学分析,告诉你这是一道伦理命题,解释各种立场,再强调“ 以上仅是分析结果,并非操作建议,如果遇到应立即报警”。
而我们的超拟人大模型,可能会直接给出更接近人类的回答:比如“ 我会救五个孩子,因为五条生命比一条更重要”;或者“ 我会救这位女性,因为我认识她”。
它的第一反应是“ 我是谁”,在此基础上再思考这件事对自身意味着什么。我们希望模型能尽量还原人类的思维方式。
Q:目前超拟人大模型有实际的应用场景吗?
A:当模型足够接近人类时,它比任何模型都更适合做游戏.
当然在游戏以外,生活场景上。我们与央视国际和同程旅行合作开发了一款 AI 旅行助理。它能够记住用户的出行预算、酒店偏好、航班时间和行程天数,并通过同程旅行的 API 接口,一键生成完整的出行攻略,用户只需确认并付款即可。该产品预计将在 8 月推出 Demo。
此外,我们还基于超拟人大模型打造了短剧编剧助手。它能将大模型对叙事结构和商业元素的理解,转化为一个高效的“ 剧本秘书”,帮助创作者快速把创意转化为结构完整、具有商业潜力的剧本。目前,这一工具已在我们制作的短剧中应用,大约三分之一的剧本内容来自于它。
Q:咱们目前的融资情况怎么样?
A:我们在今年 8 月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现有股东包括智谱、生数科技和春华资本。同时,我们也开始了战投轮,正在引入业务紧密合作的投资方。
接下来,我们计划在产能充足后启动出海战略,重点瞄准中东和欧洲市场的动画内容缺口。(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郭虹妘,编辑|陶天宇)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 (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