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 8 月 30 日电 (记者 孙小程)2025 年上半年 A 股上市公司交出的 「答卷」,描摹出了中国经济动能切换的脉络。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29 日 20 时,已有 5343 家 A 股上市公司披露 2025 半年报,其中 4116 家实现盈利,占比 77.04%。剔除金融、「三桶油」 后,A 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25.98 万亿元,同比增长 0.61%;归母净利润 1.34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2%。
从结构上看,新旧动能共舞是其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人工智能 (AI) 行业从 「预期炒作」 迈入 「业绩兑现」,多家产业链企业业绩增长明显;「反内卷」 政策推动多个传统行业供需重构,带来盈利修复。
「这份成绩单反映出中国经济结构在悄然变化,动能转换的脉络越来越清晰。」 知名经济学家、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正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与此同时,传统行业的稳健则体现了中国经济底盘的韧性。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正在形成更立体的增长结构。
人工智能动能释放
AI 行业是近两年的最强主线,与以往不同的是,市场对其的追捧不再仅凭预期,而是根植于上市公司真切的业绩增长。
总体上看,AI 属性更强的计算机、电子、通信行业,上半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28.34 亿元、835.07 亿元和 1375.92 亿元,同比增长 40.54%、27.57% 和 7.81%。
多家上市公司明确将业绩增长归因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催化。AI 芯片龙头寒武纪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8.81 亿元,同比大增 4347.82%;归母净利润 10.38 亿元,而上年同期亏损 5.3 亿元。公司表示,营收大增主要系本期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再看光模块 「三剑客」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均在上半年迎来了业绩增长和估值提升的 「戴维斯双击」 时刻。其中,新易盛业绩迎来翻倍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 39.42 亿元,同比增长 355.86%。
作为 AI 行业的 「卖铲人」,新易盛的爆发式增长绝非偶然。新易盛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受益于数据中心算力投资的发展,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公司在 1.6T 等高速光模块领域持续突破,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深化,海外营收占比达 94.4%。
AI 的推动作用也从上游向硬件延伸,体现在终端应用层面。2025 年上半年,科大讯飞营收首次破百亿元,同时亏损大幅收窄,AI 学习机的产销两旺功不可没。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称:「AI 学习机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品类,还有非常大的空间,会保持良性、高速的增长。」
朱克力认为,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的增长,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对生产力的深度重构,比如 5G 基站建设带动半导体需求,云计算普及让传统制造业也能用上智能管理系统。这种由技术驱动的需求创造,正是新经济最核心的特征。
「反内卷」 带动利润修复
在 「反内卷」 政策的有力推动下,传统行业正打破困局、焕发生机。
今年以来,「反内卷」 行动持续推动多个行业产能的出清。招商证券认为,与 2015 年相比,本轮产能出清已从资源品向全产业链扩散,既有房地产、建筑材料等传统行业,也包含医药生物、计算机等新兴领域。
从半年报来看,「反内卷」 所带来的供需格局优化,成为不少传统行业利润修复的共同驱动力。其中,钢铁、农林牧渔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 131.37 亿元、274.11 亿元,同比增长 157.17%、166.72%。
以山东钢铁为例,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68.06 亿元,同比增长 118.60%;实现归母净利润 1252.58 万,扭亏为盈。谈及这份成绩单,公司表示,上半年钢铁行业仍处于以减量调结构为主要特征的下行周期,公司牢牢把握中国宝武战略投资山钢集团、宝钢股份参股日照公司的重大机遇,狠抓效率提升,持续挖潜增效,突出购销两端,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上半年钢铁行业积极应对强供给、弱需求的挑战,加强行业自律,调整生产节奏,实现了粗钢产量稳中有降、经济效益同比改善、环保水平持续提升,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 对于上半年钢铁行业的整体表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赵民革如是评价。
类似逻辑还在水泥行业上演。2025 年上半年,福建水泥扭亏为盈,冀东水泥同比大幅减亏,华新水泥、万年青、宁夏建材等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50%。华新水泥称,报告期内,国内市场在行业积极响应 「反内卷」「稳增长」 的倡议下,水泥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上涨。
在生猪养殖行业,政策端同样鼓励企业合理调整产能,避免过度竞争与资源浪费。行业龙头牧原股份 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764.63 亿元,同比增长 34.46%;归母净利润为 105.3 亿元,同比增长 1169.77%。
提前 「剧透」 增长后劲
尽管第三季度尚未落幕,但已有上市公司 「摸底」 了当前经营情况,以业绩预告为先声,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虽然国内市场医疗设备招标自去年 12 月开始复苏,但由于从公开招标到收入确认的周期被显著拉长,因此国内业绩从今年三季度开始才迎来拐点。」 中国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 「剧透」 第三季度的经营情况,为市场带来一颗 「定心丸」。
具体来看,迈瑞医疗称,经初步测算,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将实现同比正增长,同时延续营业收入金额逐季度环比改善的趋势。其中,国际市场第三季度同比增长加速,国际体外诊断产线有望实现较快增长;国内市场将明显改善,如期迎来拐点。
中泰股份同样传来捷报。公司预计 2025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 3.25 亿元至 3.55 亿元,同比增长 71.36% 至 87.19%;预计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 1.9 亿元至 2.2 亿元,同比增长 187.60% 至 233.01%。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订单进入正常发货流程,海外收入占比增加,带动公司利润上升。
消费电子行业亦展现出强劲韧性。行业龙头立讯精密预计 2025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 108.9 亿元至 113.44 亿元,同比增长 20% 至 25%。其中,预计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 42.46 亿元至 46.99 亿元,同比增长 15.41% 至 27.74%。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和产业链重构挑战,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全球化布局优势,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立讯精密表示,未来公司将加速多元化业务战略布局,持续加大在 AI 智能终端、光电高速互联产品以及汽车智能电子电器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渗透,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