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件事情大模型要做,那么我的公司还如何生存?」
这是许多创业者都会问的一句话,也是很多投资人会询问创业者的问题。
这个焦虑最近愈演愈烈,尤其是在 AI for Coding 行业发生了几起整合并购之后。
上周,人工智能公司 Anthropic 宣布完成 130 亿美元的 F 轮融资,估值达到 1830 亿美元,仅次于 Space X、字节跳动和 OpenAI,成为全球股指第四的独角兽。
这意味着,AI 编程领域的火爆,因为 Anthropic 旗下的 Claude 大模型在 AI 编码领域展现了不可替代的优势,据报道,随着 API 使用和企业采用的加速,其年度经常性收入将在 2025 年期间从 10 亿美元跃升至 50 亿美元。 Anthropic 旗下的编程产品 Claude Code 成为了 Anthropic 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Anthropic 表示,其氛围编码产品已创造超过 5 亿美元的运营收入,过去三个月的使用量增长了 10 倍以上。
同时,这也意味着 AI 编程领域正在发生新的趋势——由分散的创业公司,变为巨头的整合,强者恒强。「AI 编程领域和大模型行业太接近了。」 有投资人曾告诉天顺财经。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创业公司在这个赛道没有任何机会。天际资本创始合伙人张倩曾在自己的视频号中提及,对于 AI 编程赛道,表面是大厂的天下,但编程助手的核心,是用 AI 重构开发者的链路。如果创业公司可以在某个垂类场景,打磨场景深度,优化工程细节,从大厂顾不到的缝隙进入,就有跑出来的机会。但不管是怎么样, 天顺财经与众多投资者的交流,共识是现在再去做一个 AI Coding 的创业,已经太晚了。
AI 加入后的估值神话
AI 编程工具的爆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两次关键的产品市场匹配。
PMF 首次发生于 2023 年,以 GitHub Copilot 为代表的代码补全工具证明了 AI 在编程领域的实用价值。基于 GPT 模型的 Transformer 架构天然适合预测下一个 token,而代码相比自然语言更加格式化,预测相对较低,这使得代码补全很快找到了 PMF(产品市场契合度)。
第二次 PMF 则由 Claude 3.5 Sonnet 的发布引发。更强的模型让 AI 从简单的代码补全跃升到理解复杂需求、生成完整的功能模块,甚至构建端到端应用。这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辅助,而是接近 「AI 程序员」 的智能协作。
第二次的 PMF 成功跑出了很多 AI 编程公司,并且完成了 AI 领域最多且涨得最快的增长神话,例如 Cursor、Lovable、Coudieum、Cognition、Bolt.new 等公司。
根据亿欧智库数据,2024 年 AI 编程工具呈爆发式增长。2023 年全球编程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100 亿美元,2024 年增长至 150 亿美元。中国市场在 2022 年达到 20 亿元,同比增长 35%。第三方调研机构 Grand View Research 数据显示,AI 编程工具市场预计到 2030 年将增长至 260 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接近 30%。
例如 Cursor,在 7 月份宣布完成了 9 亿美金的 C 轮融资,估值达到了 99 亿美金,由 Thrive 领投,Accel、a16z 以及 DST 等跟投。并且 Cursor 的 ARR 已经超过了 5 亿美金,并且被超过一半的财富 500 强企业所使用,成为历史上最快达到 5 亿美金 ARR 的公司。Cursor 还闪电收购了企业级 AI 编程公司 Koala 的工程师团队,加速其企业级市场布局,直接挑战微软 GitHub Copilot 的市场地位。据报道,只有 60 人团队的 Cursor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从零增长到 10 亿美元年收入。
更早的时候,瑞典公司 Lovable 用 35 人团队、8 个月时间创造了 1 亿美元年收入,成为 「史上增长最快的软件公司」。
AI 编程领域的转折点:WindSurf 的收购案
2025 年 7 月,Windsurf 的收购案,成为了 AI 编程领域的转折点。Google 以 24 亿美元挖走了 Windsurf 的 CEO 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 Douglas Chen 以及核心研发团队。紧接着,Cognition 宣布以 3 亿美元股票 「接盘」 Windsurf 剩余资产,包括全部知识产权、产品、品牌、商标、350 多家企业客户 (年营收约 8000 万美元) 及剩余数百名运营与技术员工。
Windsurf 的前身是生成式 AI 编程助手公司 Codeium,它打造的 Windsurf 产品是硅谷近 3 年发展最迅猛的开发者工具之一。与传统 AI 编程工具不同,Windsurf 秉持 「代理式编程」(即 「氛围编程」) 理念,智能体能主动推断开发者意图,实现多文件编辑和复杂任务自动化处理,让开发流程更依赖 AI 自主决策。凭借技术优势,Windsurf 被收购前已拥有超 80 万开发者用户、1000 家企业客户 (包括摩根大通、戴尔等 《财富》500 强企业),年度经常性收入超 1 亿美元,估值也水涨船高。
这样一个增长迅速的独角兽,为何如此着急卖身?这背后是 AI 编程产品难以解决的尴尬境地。
因为第一,这类产品过于依赖基础模型。今年 6 月初, Anthropic 突然切断了 Windsurf 对 Claude 3 模型系列的访问权限,这对依赖先进 AI 模型的 Windsurf 造成了沉重打击。
这种依赖导致两个结果,首先是他们需要瞄准大模型的升级迭代不断升级自己的服务和产品,其次是他们需要给大模型支付巨额 API 的费用,比如 AI 搜索初创公司 Perplexity 在 2024 年就向 Anthropic 和 OpenAI 支付了 800 万美元,这几乎占其收入的四分之一。
这某种程度上看,是一种恶性循环。「所有 『代码生成』 产品的利润率要么是零,要么是负数。简直糟透了,」Mocha 创始人 Nicholas Charriere 在接受 TechCrunch 的采访时说道。Mocha 是一家 AI 编码初创公司,提供后端托管解决方案,服务于中小企业。他还补充道,他认为该行业所有初创公司的可变成本都非常接近,可能在 10% 到 15% 之间。
Cursor 选择将成本转嫁给用户——在用户每个月 20 美元的套餐之外,支付一笔额外的费用。还有一些公司,例如 Windsurf,选择直接 「卖身」,迅速抽身,及时止损。
自研模型当然也是一个选择,但目前来看,这是一个极大的工程。比如 Windsurf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Varun Mohan 就决定不建立自己的模型
新兴独角兽的突围密码
在激烈并且进入巨头格局的 AI 编程领域,谁能跑出来?
在 Cursor 和 Windsurf 之外,Lovable 代表了 AI 编程工具的另一种可能性——面向非程序员的 「平权化编程」。
多位业内人士都向天顺财经表示,Lovable 是最有可能跑出来的 AI 编程公司。
首先,Lovable 瞄准设计师、产品经理等非技术背景的用户,通过 「vibe 编码」 的概念成功降低了编程流程图。用户可以通过语言描述直接生成全栈应用,从创意到产品的完整闭环。
其次,与专注于专业开发者的工具不同,Lovable 采用了代理化的工作流程,2025 年 1 月发布的 Lovable Agent 将错误率降低了 91%。这种技术路径更适合非专业用户的使用场景。
Bolt.new,一个面向 C 端的编程产品,有一定的潜力。2024 年 10 月,Bolt.new 上线。 4 周 ARR 冲至 400 万美元,8 周突破 2000 万美元,5 个月后收入 4000 万美元,注册用户超 300 万。
其找到了一个区隔于大部分 AI 编码公司的身位——一个 BtoC 的市场,相比于 Windsurf、Cursor 这种面向有基础的开发者不同,Bolt.new 更多面向零基础的小白用户,它解决了一个让编程新手头疼已久的难题——「搭建本地开发环境」。除了 Bolt.new 几乎没有其他产品,在常识浏览器标签页中运行完整的开发环境。
结语
AI 编程工具的崛起正在重新定义软件开发的边界。Cursor、Lovable 等公司的成功案例表明,该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
然而,技术挑战、市场风险和法律不确定性仍是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只有那些真正理解用户需求、在细分垂直赛道做到极致、拥有清晰商业模式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
文章标题:全球第四大独角兽出现,创业公司要退场吗?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64339.html
阅读原文:全球第四大独角兽出现,创业公司要退场吗?_天顺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