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 24 日在上海举行的 「2025 年中国碳市场大会」 上获悉,截至 8 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近 7 亿吨,成交额约 480 亿元人民币。其中,2024 年全年成交额创 2021 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
会议同期发布的 《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 (2025)》 显示,市场交易活力正进一步提升。2024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运行 242 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日均成交量较上一个履约周期上涨 43.55%,全年累计成交量 1.89 亿吨,全年成交额 181.14 亿元,是 2021 年市场启动以来最高水平。2024 年全国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 2018 年下降了 10.8%,碳市场为此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5 年 3 月,在发电行业基础上,国务院正式批准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后,新增重点排放单位超过 1300 家,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提高至 60% 以上。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我国推出的又一个助力实现 「双碳」 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5 年 3 月,首批新登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在交易系统开展交易。报告显示,截至 8 月底,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 270.61 万吨,成交额 2.29 亿元,成交均价屡次超过每吨 1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