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 8 月 20 日电 (吴郑思) 北半球夏季普遍的高温天气并没有带来原油价格的上涨。自 7 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开始,国际油价便几乎单边下行,上周四 (8 月 14 日) 盘中,更是刷新了近两个半月新低。其中 WTI 原油盘中跌破 62 美元/桶关口。
地缘溢价消散之后,油价走势回归基本面主导。随着欧佩克+产油国组织逐步退出自愿减产,原油市场基本面愈发羸弱,这暗示油价的寻底之路仍然漫长。但几乎一致性的看跌预期,也可能放大波动的风险。
地缘溢价消退 油市供强需弱
以色列与伊朗的 「12 日战争」6 月下旬戛然而止之后,地缘溢价对油价的支撑整体趋于弱化。此外,当地时间 8 月 15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 15 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会晤,双方对会晤评价积极,但未就俄乌停火等问题达成协议。特朗普在会后表示,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基本达成共识,认为俄乌冲突将以领土交换以及美国对乌克兰提供某种形式的安全保障作为结束方式。
在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初期,对俄罗斯原油供应受限的担忧,一度令国际油价飙升至 130 美元。因此,市场普遍的观点认为,即便俄美领导人此次会晤不能立刻给俄乌冲突画上句号,但仍能够降低原油市场的地缘风险级别,油市的焦点将重新回到基本面。
从原油市场基本面看,伴随着欧佩克+快速推进复产计划和美国的关税政策扰乱全球经济复苏,油价的驱动整体向下。
6 月下旬,在中东局势快速缓和的背景下,国际油价单周大跌超 12%,也创下了疫情以来最大周度跌幅。在这背后,欧佩克+持续推进的逐月增产计划 「功不可没」。自今年 4 月份起,欧佩克+开始逐步放弃 2023 年以来的自愿减产措施,转向扩大原油产量。尤其是在 8 月初的会议上,欧佩克+成员同意在 9 月增产 54.7 万桶/日,从而提前整整一年全面退出此前的 220 万桶/日自愿减产协议。陡然增加的供应压力,令油市中期过剩风险愈发凸显。
与此同时,美国所谓 「对等关税」 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复苏前景的影响,则加剧了石油消费下滑风险。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的贸易预测报告,尽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量预测被上调至 0.9%(前值为-0.2%),但 2026 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则被从 4 月预测的 2.5% 下调至 1.8%。报告特别提到了关税调整对全球贸易前景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美国 7 日生效的高额 「对等关税」 将在 2025 年下半年及 2026 年拖累美国进口、抑制美国贸易伙伴出口。
世界银行日前也将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今年 1 月份的 2.7% 下调至 2.3%,同时下调近 70% 经济体的增速预期,因贸易壁垒和不确定的全球政策环境令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这也是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盟委员会和经合组织之后,又一家看空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主流国际机构。历史经验表明,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需求构成明显的利空。
供应增长将超越需求增长 油市悲观情绪弥漫
机构对供应过剩的关注也日趋增加。国际能源署早在 6 月的报告中就表示,过去 15 年来供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开始减弱,未来几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将远远超过需求增长。该机构预计 2030 年全球原油需求将较上年小幅下降,结束自 2020 年以来原油需求持续上升的趋势。
而在 7 月报告中,国际能源署将 2025 年全球平均石油需求增长预测调整为约 70 万桶/日,将创下 2009 年以来最低增幅,并预计 2026 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幅度为 72 万桶/日。但在供应方面,该机构预计今年全球平均原油供应将增加 210 万桶/日,2026 年可能再增加 130 万桶/日。
在 8 月的报告中,国际能源署预计 2025 年和 2026 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将远超需求增速,可能导致市场进一步失衡。其中,该机构将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预期均下调 2 万桶/日,分别至 68 万桶/日和 70 万桶/日,但将供应增速预期分别上调至 250 万桶/日和 190 万桶/日。
尽管国际能源署作为消费国组织代表,或多或少带有希望油价适中的 「主观愿望」,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原油需求侧弱化和供应侧强化的矛盾。
欧佩克和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 (EIA) 也在此前的报告中也不同程度调整对油品供需的预测,总体仍显示供应增长明显,但需求却相对放缓。
在此背景下,原油多头节节败退,看涨情绪跌至谷底。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CFTC) 的最新数显示,截至 8 月 12 日当周,作为市场看涨看跌情绪反映指标之一的 WTI 原油投机者净多头头寸降至 49264 手合约,创最近逾十六年新低。
警惕一致性预期带来的波动风险
不过,几乎一边倒的看跌预期,是否也会成为油价波动的 「放大器」 呢?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因美国贸易战扰动而放缓,但部分地区经济活动强劲,也使得部分机构对全球经济前景预测相对乐观。
欧佩克在 8 月月报中就小幅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并表示,尽管贸易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可能推高通胀压力,但各国财政刺激与货币政策仍有望对冲部分负面影响。
世贸组织在 8 月预测报告中也表示,其上调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预测的积极因素之一就是全球宏观经济前景目前比许多经济学家 4 月份的预期更为乐观。报告还指出,亚洲经济体 2025 年将继续成为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的最大引擎。
此外,目前市场对四季度油价走势普遍看弱,但在此之前,市场还将走完北半球夏季的汽油传统消费旺季和 「金九银十」 工业消费旺季,叠加不可预测的地缘政治扰动,油价的探底之路未必平坦。
编辑:郭洲洋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