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琻捷电子科技 (江苏) 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 「琻捷电子」) 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港交所 IPO 上市。
笔者注意到,受益于所处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报告期内,琻捷电子的营收持续在增长,其中 2022 年-2024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2.98%,显著超过同期行业整体增速,展现出强劲的业务扩张动能。然而,亮眼的营收表现未能扭转公司的亏损态势,持续亏损压力始终如影随形。报告期内,琻捷电子每年亏损额均不低于 2 亿元,三年半时间合计亏损已达 10.6 亿元,若将时间维度进一步拉长,琻捷电子历史可追溯至 2015 年,叠加股改因素影响,其近 10 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中累计亏损更是高达 13.39 亿元,平均每年亏损超 1 亿元。未来如何实现扭亏为盈、突破产品商业化瓶颈,成为摆在公司面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经营性现金方面,报告期内,琻捷电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5219.1 万元、-6117 万元、-13712.2 万元、-11483.4 万元,三年半时间里经营性现金合计净流出规模高达 4.65 亿元,始终未能通过日常经营实现现金净流入,经营端 「失血」 问题显著。同时,2025 年 6 月末,琻捷电子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 12386.8 万元,但结合公司长期每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超 1 亿元的背景,这 1.24 亿元现金储备的支撑周期或已进入 「以月记时」 的紧张阶段,也因此,这也使得其 IPO 募投中补充营运资金的需求愈发迫切。
行业前景良好,却仍未摆脱亏损泥潭
琻捷电子是一家专注于无线传感 SoC 领域的公司,致力于提供创新的传感芯片,目前公司主要拥有智能轮胎传感 SoC、BMS SoC、USI SoC 等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 年-2024 年全球无线传感 SoC 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以 30% 的增速增长,同时该报告预计全球无线传感 SoC 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 2025 年的人民币 70 亿元增长至 2030 年的人民币 507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48.7%。预计中国无线传感 SoC 的市场规模将由 2025 年的人民币 25 亿元增长至 2030 年的人民币 266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60.2%。
受益于所处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2022 年-2024 年和 2025 年 1-6 月 (下称 「报告期」),琻捷电子的实现收入分别为 10380 万元、22348.3 万元、34754 万元、15681.2 万元,业绩持续增长,其中 2022 年-2024 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2.98%,显著超过同期行业整体增速,展现出强劲的业务扩张动能。
高速增长的业绩也为琻捷电子带来了行业地位的跃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 2024 年收入计,琻捷电子是全球第三大汽车无线传感 SoC 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无线传感 SoC 公司。
尽管营收表现亮眼,琻捷电子却仍未摆脱亏损困境。报告期内,琻捷电子的年内利润分别为-20464.8 万元、-35580.1 万元、-35133.9 万元、-14326.3 万元,每年至少亏损了 2 亿元,三年半合计亏损了 10.6 亿元,持续亏损压力显著。
更为严峻的是,琻捷电子的历史可追溯至 2015 年,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末,琻捷电子累计亏损的金额为 8.67 亿元,需要说明的是,琻捷电子于 2024 年进行了股改,对累计亏损金额变动了 4.72 亿元,也就是说,若考虑股改因素的影响,琻捷电子 10 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中,其合计亏损了 13.39 亿元,平均每年亏损超 1 亿元。未来如何实现扭亏为盈、突破产品商业化瓶颈,成为摆在公司面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经营性现金净流出
琻捷电子此次港股 IPO 募资主要用于扩大我们的业务规模及加速公司新产品的商业化;提升公司在智能轮胎传感 SoC、BMS SoC 及 USI SoC 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基础技术的研发能力;扩大公司的国内及国际销售网络及提升公司的全球市场地位;战略投资或收购;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等,具体情况如下:
笔者注意到,琻捷电子此次募投项目中,「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的资金占比或不低,这一判断可从公司持续紧张的现金流状况中找到依据。从经营端造血能力来看,报告期内,琻捷电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5219.1 万元、-6117 万元、-13712.2 万元、-11483.4 万元,三年半时间里经营性现金合计净流出规模高达 4.65 亿元,始终未能通过日常经营实现现金净流入,经营端 「失血」 问题显著。
现金储备方面,截至 2022 年末、2023 年末、2024 年末、2025 年 6 月末,琻捷电子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 12352.4 万元、9880.5 万元、8908.8 万元、12386.8 万元,其中 2022 年至 2024 年呈现持续下滑趋势,尽管 2025 年 6 月末回升至 1.24 亿元,但结合公司长期每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超 1 亿元的背景,这 1.24 亿元现金储备的支撑周期或已进入 「以月记时」 的紧张阶段,也因此,募投中补充营运资金的需求或更为迫切。(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