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7 日 下午 1:57

韧性+灵活 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连续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中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陆续有十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或者国际投行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其中不少在半年内进行了连续调升。

摩根士丹利在其年中展望报告中,将 2025 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 0.3 个百分点,对明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也分别上调 0.2 个百分点。大华银行上调 0.3 个百分点。野村上调 0.5 个百分点。高盛上调 0.6 个百分点。

大华银行集团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部研究主管全德健表示,首先主要源于工业生产部门表现强劲,包含电力、建筑和制造业等,该领域已连续 15 个月保持增长,为整体经济活动提供支撑。在零售端,推动家电以旧换新计划和消费补贴政策,有效提振了家电、手机和汽车等零售领域。

在国际贸易方面,外资金融机构认为,国内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维持高位,出口数据表现亮眼。

安联投资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汤继成表示,除美国以外的其他经济体对中国出口需求保持强劲,既支撑了中国的出口规模,也助力上半年实现了贸易顺差。

政策的持续发力,也是吸引外资上调预期的关键因素。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从去年 9 月份以来,政策一以贯之,以支持消费内需、提振金融市场信心为重心,今年上半年有消费品的刺激,有对地方债的置换,又把 「反内卷」 改善竞争环境上升到新高度,这些都反映了政策的前瞻性效果。

外资机构:中国制造业展现强大发展潜力

多家外资机构专家表示,在中美 「关税博弈」 的复杂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凭借全产业链的竞争力、技术升级的突破以及消费市场的活力,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大华银行集团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部研究主管全德健表示,制造业始终是中国经济的亮点。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完整工业体系,这不仅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更依托成本与质量的双重优势服务全球市场。

国内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加速推进,新产业、新技术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也成为外资研报中高度关注并着重强调的内容。

安联投资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汤继成表示,我认为中国正显著提升制造业附加值,重点聚焦于高科技和绿色产品领域,比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电动汽车、锂电池、机器人等。中国在推动全球技术进步、向全球市场推出高质量新产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邢自强:我刚从欧洲之行回来,在当地的网约车、出租车越来越多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这就反映了我们在高端制造智能驾驶领域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先发规模优势。

「韧性」 成外资金融机构研报关键词

采访中,当记者让外资机构专家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经济时,他们不约而同都用到了 「韧性」 这一个词。

他们表示,给出这个词的理由来自政策不断加码,宏观经济形势的持续改善以及微观层面的诸多亮点。

瑞银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张宁表示,韧性主要得益于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完备且灵活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和企业家精神释放、结构性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推进,和周期性政策支持的兑现。

另外,还有经济学家用了 「灵活」 这个词。

安联投资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汤继成指出,他会用 「灵活」 一词来形容中国经济,中国经济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保持稳定的增长步伐。总体而言,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持乐观态度。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