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8 月 18 日讯 (编辑 李响)上周,在利率债市场大幅调整下,信用债市场"一级波动放大、二级熊陡调整"的特征较为明显,部分中长久期二永债上行幅度超 10bp,期限利差整体有所走阔。
在业内人士看来,降准降息预期延后叠加税期扰动,信用债长端收益率仍有调整压力,目前机构行为偏向短久期防御。展望后市,资金面自发转松或短期支撑短端表现,套息策略或相对占优,3 年内的高等级信用债,尤其是上行幅度较为充分的二永债或受到更多杠杆资金的关注。
从信用债一级发行市场来看,受短融到期量大增,信用债融资规模走弱。Wind 数据显示,上周信用债发行总额 5031.05 亿元,环比下降约 18%,净融资额-90.1 亿元,环比前一周的 1987 亿元出现大幅回落。其中产业债发行环比下降至 1400 亿元,净融资下降至-235 亿元,为 5 月以来首度单周转负。
不过信用债整体收益率上行趋势和利率债较为同步,其中中长端上行幅度大于短端,二永债行情尤为明显。以 5 年期品种为例,Wind 数据显示,上周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上行幅度分别为 8.09bp 和 10.29bp,高于其他信用债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利率波动阶段,二永债 「利率放大器」 属性再现或来源于公募基金等交易盘的止盈情绪上行。据天风固收首席谭逸鸣在研报中统计,前两月以公募基金为主的交易盘在信用利差补涨阶段对二永债的买入力量偏强,但在近期债市波动行情下,上述交易盘多为卖出,以近 4 周移动平均值来看,上周基金卖出二永债规模已超 1000 亿元,净卖出规模已逼近 3 月末以来新高。
图:公募基金二级买卖二永债规模 (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近期权益市场压制下利率债市场大幅调整,基金抛压利率债和二永债情绪再现,不过对于其他信用债品种,尤其是流动性较好的信用债短融品种仍维持净买入 (171 亿元)。
在华安固收首席颜子琦看来,基金卖利率而买信用的主要原因或有两点,除宏观面资金仍相对宽松以外,也暗含市场或对利率区间震荡的预期相对一致。「当市场预期利率在区间震荡时,现券交易会出现边际变化,较为明显的交易策略之一是通过加杠杆的方式增配信用债获得更高的票息,同时基金增配信用债一定程度也表明市场赎回情况相对可控,部分基金选择卖出利率债应对流动性压力。」
「尽管信用利差快速拉升已逐步吸引配置盘的调整买入,但市场风格仍倾向于在中短端进行信用套息」,有券商交易员对财联社表示,目前部分 3 年期二永债信用利差仍可达 20bp 以上,信用债成交热度也相对看好二永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