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 周报旨在整合本周最重要的金融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 新三板保险中介陷窘境
据 《国际金融报》 记者统计,截至 8 月 28 日,共有 8 家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披露了 2025 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其中 5 家出现亏损,2 家净利润同比下滑。先来看营业收入,2025 年上半年,民太安实现营业收入 3.58 亿元,位列第一,同比增长 1.82%;诚安达实现营业收入 3.1 亿元,同比增长 23.11%,增速排在首位。与此同时,2 家机构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出现负增长。具体来看,润华保险营业收入同比下滑 2.75% 至 0.4 亿元,润生保险营业收入同比下滑 44.97% 至 0.09 亿元。对此,润生保险指出,主要是受经济环境及保险年化收益率降低的影响,业务量减少。【国际金融报】
- 多家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降幅达 10 到 20 个基点。其中,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调整 3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南京银行北京某支行工作人员:上周五,三年期存款利率 1.85% 调成 1.75% 了。江苏银行北京某支行工作人员:三年期存款利率 1.75%,之前三年期存款利率是 1.85%,是上周三降的。据了解,今年 5 月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发布消息,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最大降幅 25 个基点。目前,六大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为 0.05%,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则分别为 1.25% 和 1.3%。【财联社】
企业动态
- 又一省联社 「变身」 农商行
8 月 28 日,吉林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同意吉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 13 家分支机构开业。吉林农商银行也采取 「两步走」 的改革模式,最终将组建省级统一法人农商银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7 月 22 日,吉林省财政厅宣告发行年内首笔中小银行专项债,总额为 260 亿元,经由吉林金控集团以间接入股的方式,全部用于吉林农商银行的资本补充项目。加之调整吉林农信辖内 17 家农商行已使用的 86 亿元专项债券,共计 346 亿元。【国际金融报】
- 浦发银行零售业务总陈雷赴上海银行任副行长
近期,上海银行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已经审议通过了陈雷任上海银行副行长的议案,其任职资格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公开信息显示,陈雷此前在浦发银行长期任职,职业履历覆盖分支行管理、普惠金融及金融科技等领域。
- 中国银行聘任刘承钢为副行长,高管架构将呈 「一正四副」 格局
日前,中国银行发布公告,聘任刘承钢担任该行副行长,其任职资格尚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刘承钢出生于 1972 年,1994 年加入中国银行,是一位在中行体系内逐步成长起来的 「老将」,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他曾历任中国银行股权投资与综合经营管理部总经理、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司库总经理等职;并曾在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8 月任中银香港 (控股) 有限公司副总裁,2022 年 3 月至 2025 年 8 月任中银香港 (控股) 有限公司财务总监。【21 财经】
- 四川三家银行拟 「抱团」 申设理财子
日前,多位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四川省内的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和四川银行计划联合申设银行理财公司,前期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展开。知情人士透露,三家银行对联合申设拿到牌照一事 「较有信心」。这一计划如成功落地,对银行理财行业将会有多重意义。一是,自 2023 年 12 月 29 日至今,近 20 个月时间尚无新的银行理财公司牌照获批。如果四川此次能够拿牌,意味着新一轮牌照的发放有望重新拉开序幕。二是,从当前银行理财公司发起主体看,除 5 家外资合资理财公司外,其余均由银行独资发起设立。三是,由于限时出清存量理财业务压力较大,不少地方、特别是中西部省份仍在积极争取牌照。【财联社】
- 三湘银行开业 9 年来首现大额亏损
近日,据三湘银行第二大股东汉森制药半年报披露,截至 2025 年 6 月末,三湘银行资产总额 517.44 亿元,较年初减少 10.23 亿元;净资产 47.07 亿元,较年初减少 10.46 亿元;1-6 月实现营业收入 6.51 亿元,实现营业利润-2.38 亿元、净利润-21437.52 万元,系该行开业 9 年以来首次出现巨额亏损。对此汉森制药解释称,三湘银行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是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小微企业经营难度加大,作为主要服务普惠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机构,信用风险上升影响所致。据了解,三湘银行的贷款结构以个人贷款为主,比较依赖和互联网平台的合作;而近年来该行为了摆脱对互联网平台的依赖,开始大力拓展税票贷等自营业务,也因此带来了巨额亏损。【消金界】
- 航旅纵横 9.9 元延误险下架
近期,航旅纵横推出的一款 9.9 元 「惊喜数字」 精准延误险,引发各方广泛热议。针对上述产品,有消费者表示,其在航旅纵横 App 值机时弹出延误险提示,「只需 9.9 元,延误 17 分钟可以获赔 300 元」,但当航班延误并尝试获取理赔时发现,该延误险必须延误 17 分钟才能赔付。对此,从航旅纵横客服处获悉,由于部分用户反馈产品影响自身出行体验,目前相关产品已下架。有专家表示,此类产品在保险行业内并不常见,传统航班延误险通常采用 「区间赔付」 方式,而此类要求延误时间 「精确到某一分钟整」 的产品,更像是一种博彩游戏或营销噱头,而非真正的保险设计。【新京报】
财报动态
- 六大行中报答卷:营收超 1.8 万亿,归母净利润 「三增三降」
六大行 2025 年上半年财报披露完毕。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测算,上半年六大行共计实现营业收入 1.81 万亿元,同比增速为 2.05%;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 6825.24 亿元,同比下降 0.13%。总体来看,六大行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呈现 「三增三降」 的分化态势。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4%、1.37% 和 0.85%。
2025 年上半年,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 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存款期限结构变动等因素影响,六大行净息差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窄。资产质量方面,邮储银行仍然是六大行中不良率最低的银行。【21 财经】
- 四家头部消金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炉
四家头部消金公司上半年合计资产超 6200 亿元。整体来看,上半年业绩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蚂蚁消金以百亿营收领跑行业,其 3064.70 亿元的总资产规模更是远超同业,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招联消金虽然以 15.04 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但同比下滑 13.34% 的表现也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蚂蚁消金实现营业收入 100.41 亿元,同比增长 67.77%;净利润达 14.60 亿元,同比增长 57.84%。兴业消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8.68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13.43%,增速位居行业前列。中银消金的扭亏为盈同样值得关注,从去年同期的亏损 3.06 亿元到今年上半年盈利 1.50 亿元,实现了质的飞跃。【WEMONEY 研究室】
- 五险企半年净赚 1782 亿、拟发红包 293 亿,计划增配权益资产
中报季收官,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五大 A 股上市险企相继披露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上述五大险企共实现营收 13338.62 亿元,同比增长 4.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81.92 亿元,同比增长 3.72%。五家公司在营收方面均实现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呈现 「四升一降」 的分化格局。
面对低利率环境,五家险企均表态,将稳步增配权益资产,重点布局高股息价值股与成长性行业,以提升中长期回报并平滑收益。在追求投资回报的同时,稳健回馈股东也被提上议程,四家险企已相继明确中期分红方案,合计拟派现约 293.36 亿元。【21 财经】
- 六家金融科技公司 Q2 净利最高增 125%
2025 年二季度财报披露进入尾声,六家披露财报的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奇富科技、信也科技、乐信、小赢科技、嘉银科技和宜人智科,展现出整体业绩普遍走强的态势,合计营收突破 200 亿元,净利润也出现显著修复,体现出行业在复杂环境下的韧性与弹性。从企业层面来看,头部机构与中小型平台之间的业绩和战略分化正在加剧。以奇富科技为例,其凭借强大的科技底座和多元资金渠道,实现了营收 52.16 亿元、净利润 17.31 亿元的双重高增长,同比增幅均超过 25%。宜人智科成为六家中唯一净利润下滑的企业,主要由于小额循环贷产品面临同业竞争加剧、资金成本高企等问题,凸显出在缺乏差异化优势的情况下,中小平台更易受到行业波动冲击。【WEMONEY 研究室】
- 拉卡拉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 45.33%
8 月 28 日讯,拉卡拉 (300773.SZ) 发布 2025 年半年报。上半年,拉卡拉实现营业收入 26.51 亿元,同比下降 11.11%;净利润 2.29 亿元,同比下降 45.33%。【消金界】
- 维信金科 2025 年中期净利润 2 亿元
8 月 26 日消息,日前,维信金科控股有限公司发布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数据显示,维信金科中期总收入 25 亿元,同比增长 43.8%;净利润 2.16 亿元,同比增长 79.5%;每股盈利 0.44 元;中期股息 5 港仙。从收入层面来看,公司总收入较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大幅增加 43.8%,从人民币 1,738.4 百万元跃升至期内的人民币 2,499.9 百万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贷款实现量的增加以及其他收入来源贡献的提升。【金融虎】
- 连连数字 2025 年中期净利润 15 亿元
8 月 27 日消息,日前,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六个月之中期业绩公告。财报显示,连连数字上半年总收入达 7.83 亿元,同比增长 26.8%;净利润达 15.1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毛利率提升至 51.8%,毛利金额同比增长 25% 至 4.06 亿元。从收入数据来看,连连数字在这半年间收入达到人民币 782.7 百万元,同比增长 26.8%,这份增长成绩单背后,是数字支付业务与增值服务业务的双轮驱动。数字支付业务收入增长人民币 142.1 百万元,增值服务收入增长人民币 22.8 百万元,二者合力推动公司营收迈向新台阶。【经济观察网】(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蔡鹏程,编辑|胡珈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