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8 日 上午 5:48

芯迈半导体 IPO:小米宁王押注的功率半导体独角兽,要带 「全球第三」 标签闯港股?


文 | 港股研究社

近日,功率半导体企业芯迈半导体技术 (杭州) 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 「芯迈半导体」) 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这家专注于高效电源管理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正试图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夯实其在全球功率半导体赛道的核心竞争力。

335 人研发天团筑技术高墙,却难挡三年亏 13 亿现金流告急

作为采用 Fab-Lite 集成器件制造商 (IDM) 模式的创新企业,芯迈半导体基于移动技术、显示技术和功率器件这三大技术的支撑,将核心业务聚焦于功率半导体领域,涵盖电源管理 IC 与功率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信设备、数据中心 (含 AI 服务器)、工业场景 (如电机驱动、BMS、绿色能源设备、人形机器人) 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然而,基本面层面来看,其困境相对凸显——过去三年营收微降,且亏损扩大,其中研发投入成 「双刃剑」。

财报显示,2022-2024 年芯迈半导体分别实现营收 16.88 亿元、16.4 亿元、15.74 亿元,呈小幅持续下滑趋势;同期毛利从 6.32 亿元降至 4.63 亿元,毛利率同步从 37.4% 滑落至 29.4%。

更为焦虑的是其利润表现:2022 年尚实现经营利润 2.6 亿元,2023 年起转盈为亏,亏损 1030 万元,2024 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67 亿元,对应经营利润率也从 15.3% 骤降至-10.6%。

在这种经营环境下,其年内亏损更呈加剧态势,2022 年至 2024 年分别达 1.72 亿元、5.06 亿元、6.97 亿元,亏损率从 10.2% 攀升至 44.3%。

尽管 「造血能力」 承压,但为了夯实自身的 「科技」 底色,公司选择继续加大研发:研发支出从 2.46 亿元增至 4.06 亿元,占收入比重从 14.6% 跃升至 25.8%。

值得乐观的是,这一投入已转化为技术积累: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累计获得 150 项全球专利,覆盖功率器件及 PMIC 核心领域,并组建了 335 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其中许多是半导体行业技术及材料创新领域具有深厚专业知识的资深人才。

招股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芯迈半导体已在中国和韩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并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分别专注于不同类别的功率器件和电源管理 IC 的研发,研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自有技术的开发和行业知识的积累。

但高研发投入也加剧了现金流压力:2022-2024 年,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从 22.56 亿元减少至 15.38 亿元,三年间缩水超 7 亿元。

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盈利动能,成为其上市后亟需讲述的核心故事。

卡位长期景气赛道:小米、宁德产投方护航+技术深耕

所谓功率半导体,主要用于调节电路中的关键物理特性,如电压、电流、频率和开关状态,以实现高效的电源转换,可以说是科技时代所需的重要零部件之一。

其细分市场长期保持高景气。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已从 2020 年的 4115 亿元增至 2024 年的 5953 亿元,预计 2029 年将达 802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7.1%;其中,受节能需求与原材料成本上涨推动,全球 PMIC(电源管理 IC) 市场规模从 2020 年的 2387 亿元增至 2022 年的 3672 亿元,2025-2029 年预计以 8.3%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至 4864 亿元。

而在这一稳增长细分赛道中,芯迈半导体的市场地位颇具亮点:

产品优势上,在功率器件领域,其依托 20 年研发经验的核心团队已形成覆盖硅基、碳化硅基的完整产品矩阵;

且性能上,凭借自主开发的工艺平台和创新的器件设计能力,其产品性能指标比肩全球行业领导者,产品成功在电机驱动、电池管理系统和通信基站等应用场景中实现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2024 年,其以 1.7% 的市占率位居全球消费电子 PMIC 市场第十一位,其中,智能手机 PMIC 市场位列全球第三,显示 PMIC 市场位列第五,OLED 显示 PMIC 市场排名第二;OLED 显示 PMIC 市场更是以过去十年总出货量计高居第一。

当前,芯迈半导体已在向汽车、数据中心、AI 服务器、机器人等高景气的热门场景快速拓展。

同样还值得期待的是其产投方加持背后的协同想象以及战略转型期的长期价值逻辑。

招股资料显示,早在成立第二年,芯迈半导体便在 A 轮融资中,成功引入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红杉资本中国、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产投方。

小米基金与宁德时代的入股,既是对芯迈半导体技术实力的认可,但也隐含了一些产业协同的可能性——小米集团强大的 「人车家」 科技生态,「宁王」 在新能源电池与储能场景的资源,未来或与芯迈半导体的产品形成深度联动。

当然,此番上市募资若能落地,将进一步强化其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能力。

从长期视角看,2022-2024 年可视为公司的战略转型期:收入虽小幅调整,但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反映出企业正通过 「研发驱动」 构建长期竞争力。尽管短期亏损压力显著,但这种 「创新投入期」 的财务特征,恰是其为未来在功率半导体黄金赛道中抢占先机的蓄力之举。

结语

站在上市节点,芯迈半导体的核心命题在于:如何依托在全球消费电子 PMIC 市场领先的市场地位,将持续高研发投入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动能,从而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站稳脚跟。

若此次赴港上市成功,借助资本助力进一步强化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其从 「技术领先」 到 「盈利爆发」 的跨越或将加速实现。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推荐阅读